
圖31、春夏秋冬山水(粉彩條屏)

圖32、春夏秋冬山水(粉彩條屏)
《春夏秋冬山水》作于1981年,為松茂大師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反復錘煉,達到的形式與內容高度統(tǒng)一完善結合之作。畫面構圖大膽,穩(wěn)中有變,線條遒勁,色彩柔和,四季景物分明,布局錯落有致,或煙藏翡翠,墨起千仞;或山搖劍戟,波動樓臺,透出古樸典雅的意趣。

圖33、百花爭艷(瓷壁畫)
《百花爭艷》作于1982年。是松茂大師運用多年積累的花鳥畫創(chuàng)作經驗,不斷總結提高的力作。畫面突出牡丹、梅花、茶花,花朵和莖葉層次分明。向背、聚散、疏密有致。筆法工致、細膩,筆調清晰、脫俗,筆韻高雅、秀逸。構圖嚴謹而輕松,色彩強調而柔和。

圖34、含鄱口(粉彩瓷壁畫)
《含鄱口》系松茂大師與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張曉東、黃勇合作于1982年。為松茂大師廬山寫生之作,具有很高的傳統(tǒng)繪畫技藝,且富有新意。畫面景物布局錯落有致,虛實得當,層次分明。

圖35、蔡文姬(粉彩瓷板)

圖36、蔡文姬(粉彩瓷板)局部

圖37、蔡文姬(粉彩瓷板)局部
《蔡文姬》作于1982年。松茂大師以傳統(tǒng)的技法,獨創(chuàng)的風格,勾畫出飽經風霜的蔡文姬和真誠以待的董祀,表現了他們對理想境界的追求。不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將主人公憂以天下樂以天下,捐棄個人悲歡為國家的內心世界刻畫得入木三分。

圖38、昌江帆影(釉上彩瓷壁畫稿)
《昌江帆影》作于1984年。此畫為松茂大師創(chuàng)作設計的《景德鎮(zhèn)新十景》之一。《昌江帆影》畫的是景德鎮(zhèn)的母親河——昌江。畫面既汲取了傳統(tǒng)藝術精華,又融匯了西畫的透視、光影等元素,布局考究,層次分明,敷彩艷而不俗,情景交融,意境深遠。

圖39、古閣臨風(釉上彩瓷壁畫稿)
《古閣臨風》作于1984年。此畫為松茂大師創(chuàng)作設計的《景德鎮(zhèn)新十景》之一。《古閣臨風》畫的是御窯廠內珠山之巔的龍珠閣。有詩人贊此畫:「高閣巍巍聳太空,松樟回護綠蔥蘢。曉煙淡漠浮群鴿,云影輕濃鎖萬峰。露舍露江原露廊,藏街藏市即藏工。構思布局真奇特,寬廣襟懷竟不同。」

圖40、竹林七賢(粉彩瓷瓶)

圖41、竹林七賢(粉彩瓷瓶)局部

圖42、竹林七賢(粉彩瓷瓶)局部
《竹林七賢》作于1984年。「竹林七賢」系魏晉間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咸、王戎、劉伶七位文士「相與友善,游于竹林」,故號稱「七賢」。畫面構圖講究,繪制精致,畫中人物或坐、或立、談今論古,神韻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