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哥、汝、定、鈞”,名列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哥窯”,是龍泉窯的一大窯系,其作品以釉面布有裂紋而著稱,是胎體與釉面的冷縮熱脹系數不同而形成,有冰裂紋、蟹爪紋、鱔血紋、牛毛紋、魚子紋和百圾碎等稱謂,又以百圾碎著稱,開片幽雅。哥窯作品的釉色較多,有較淡的青色,也有蟹殼青色、茶褐色、墨綠色等。釉層比較肥厚,利用釉的流動,口邊只掛極稀薄的釉層。薄釉透出哥窯略帶紫色的胎骨,足部無釉則呈鐵色,這就是通常所說哥窯“紫口鐵足”的特征。而龍泉窯的另一大窯系,則是弟窯。中國最古老的瓷器是原始青瓷,它是古人“以青為貴”的美學創造,其青色有淺藍的青色、淺碧的青色、白青、淡青等,因時代不同,有“縹瓷”、“千峰翠色”、“秘色”和“雨過天晴”等不同稱謂。龍泉弟窯青瓷以釉色的澄青晶瑩、近于翠色而著稱,其青翠之色也有不同程度的色差,諸如豆青、蟹殼青、天青、粉青、梅子青等,其中以追求表達潤如玉質的翠色效果的粉青和梅子青為代表色。
“粉青”,顧名思義是青中有粉的感覺,色以淡青湖水,柔和明凈,而“梅子青”則是如五月梅子初掛時的顏色,青翠碧綠,瑩澈剔透。粉青釉和梅子青釉共同的美質追求就是青玉效果,所謂“純粹如美玉,為世所貴”。
釉,是什么呢?它是玻璃結晶,以石英、長石、硼砂、黏土、草木灰等為原料混合而成的水劑。用浸釉、吹釉、涂釉等方式覆蓋在瓷器、陶器表面,使其顯出光彩并起保護作用的物質,且可增加陶瓷的機械強度和絕緣性能。
粉青和梅子青釉的發明,是南宋瓷器釉質配方的革命性提高,它不是一般青瓷的透明釉,而是可以展露質地美的乳濁釉質——石灰堿釉。它的氧化鈣含料量低,高溫黏度高,流淌性弱,可以為胎體更多地吸附,釉層往往可厚達一毫米,釉一厚就有青色感,如同潭水一樣,一瓢水是清的,一缸水就是碧的,“玉潭凝碧”,因而有潤如青玉的品質。它通過素燒和多次浸釉的辦法,讓胎體吸附更多更厚的釉水,以此來追求玉質感。
釉水不是瓷器的裝飾內容,而是工藝手段,但在宋代,單色釉以其藝術特點征服世人的時候,器型表面的亮晶晶的顏色,使自然而然地成為一道審美的內容,這種工藝手段同時也就成為裝飾內容了。宋代的繪畫達到了后世無法企及的高度,在瓷器生產上同樣如此,單色釉的美學精神也同樣達到了后世彩繪、釉上彩等無法企及的高度,是宋代為中國陶瓷作的最大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它所提供的審美經驗,審美理想,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和文人價值,是我們人類無限的想象力的表現之一,它純凈、執著、安嫻、美好,內外一樣,更能體現出器型和釉色之美,表達出天人合一的藝術理想和精神境界。
在單色釉的境界中所體現出來的青玉翠色,是與天地同青,自然同美的一種物質刨造,自然而然成為龍泉弟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文人和工匠所追求的材質審美的最高境界。當然也是夏侯文追求的崇高目標。

圖1、1988年,夏侯文設計制作的青瓷酒瓶

圖2、1992年,夏侯文設計制作的青釉浴女盤

圖3、1994年,夏侯文設計制作的梅子青牡丹花瓶

圖4、1996年,夏侯文設計制作的(左)青瓷酒壺(右)青瓷茶壺

圖5、1996年,夏侯文設計制作的青釉牡丹茶具
在恢復龍泉窯的努力中,這兩大釉色配方被破解之后,夏侯文立刻在扁肚瓶上做出了粉青和梅子青共輝的嘗試,開始了他的釉色尋旅。扁肚瓶呈飛碟狀,中間一道腰線,將瓶體分成上下兩部分,有人稱之為合歡瓶,上部選用粉青釉,下部選用梅子青釉,效果理想。這是在龍泉窯恢復后較早出現的傳統釉色產品,許多龍泉青瓷從業者都有這種努力,但夏侯文的與眾不同,在于他把這兩種釉色合為一體,釉色的差別盡顯于此,讓人耳目一新。隨后不久,他根據東海沉船上的龍泉瓷碗的碎片,仿制成功“梅子青釉蓮花碗”。這件作品,除了它的蓮瓣刻花的優美外,給人最直觀的印象,就是色彩的漂亮。純凈青翠的梅子青釉,厚重沉穩、鮮亮透明,加上幾絲冰裂紋片,有種讓人沉浸五月滿目深綠境地之中的感覺。
一般的粉青和梅子青釉有大眾配方,但運用到各家手里還有各自的秘密訣竅。夏侯文的釉色配方,有自己的特色,在釉料的選擇和配備上,有獨特的洗滌、篩選之法,然后再配制自己的獨門原料,能與自己作品的坯體更匹配,能凸顯出最好的藝術效果。
最能體現釉色成果的,是他推陳出新的“九寸雙魚盤”。
龍泉窯的傳世文物中,有一件宋末元初的雙魚盤,形狀為敞口,寬平沿,腹自上而下向內弧形、平底、圈足。口徑23.5厘米,高6厘米。腹外壁飾蓮瓣紋,內底貼雙魚,首尾相隨。通體施梅子青釉,釉層豐厚,淡雅文靜。雙魚是模印以后在粘貼在底上,有釉上和釉下兩種,釉上貼魚沒有釉,燒成后魚呈紫紅色,為露胎貼花;釉下者,經多次施釉,隱約可見雙魚。這件雙魚洗的造型完全是仿造漢代銅魚洗,洗是盥洗器皿,屬盆器。
夏侯文的創造,是將淺盆的魚洗變成了微凹的魚盤,將模印紫泥雙魚首尾對署粘貼在圓盤中央,盤邊飾以菱花樣,盤腹刻六組水波紋,背面飾26蓮瓣紋,采用釉上工藝,施以多遍石灰堿乳濁性很強的梅子青釉,厚而飽滿,如同凝脂,深湛碧綠,如同一潭春水。它的釉色和裝飾,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遠遠超出了古代珍品。這件作品口沿直徑為九寸,與古代盥洗用具的“洗”有別,他取名為“梅子青九寸雙魚洗”,清楚地表示了師承和借鑒的淵源。這件設計新穎、制作精湛、釉色美輪美奐的作品問世后,好評如潮,成為夏侯文的代表作。

圖6、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夏侯文制作的“梅子青釉九寸雙魚盤”

圖7、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夏侯文制作的“蓮花將軍罐”

圖8、“蓮花將軍罐”局部

圖9、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夏侯文制作的“花開如意大盤”

圖10、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夏侯文2008年制作的粉青“花好月圓蓋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