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32、北宋汝窯青瓷「丙蔡」碟
圖32底、由日本東京文化財研究所情報調整室拍攝
十一世紀后半期——十二世紀早期
高1.5公分 口徑10.9公分足徑8.2公分 故瓷18224
院藏汝窯「丙蔡款碟」,碟口徑10.9公分,深1.2公分,平底無足,器外有支釘痕三枚,開片線紋呈黑色,底刻「丙」、「蔡」二字。如果將「丙」字及「蔡」字置於顯微像機下來看,「丙」字的琢工淺,線條中尚見琢磨后,剩余釉面的痕跡。而「蔡」字刻於盤底中央,「筆道」平直勁瘦,略有隸意,帶有琢味。「蔡」字線條的刀法切入深及胎面,在顯微鏡下,見胎表氣泡被切破的坑洞表面。
而此「丙」字的琢工亦類似故瓷17698中心的「丙」刻款,如果將兩件器物上的「丙」字以透視的方式重疊起來比較,兩字的差異只在「丙蔡款小蝶」的「丙」字兩束長於故瓷17698的「丙」字,其他筆劃長短及刀法深淺皆類似。故瓷17698的「丙」字與其御制詩中的「丙」字雷同,同為乾隆時的刻款。在此亦可推測「丙蔡款小蝶」的「丙」字亦皆為乾隆時期所刻。
由《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得知:乾隆二十一年八月初四日,〈如意館〉載:皇帝傳旨要王裕璽將內廷所藏一件底部有「蔡」字的汝窯,找補過字的李世金刻字。以目前汝窯傳世品中,除了國立故宮博物院之外,北京故宮博物院同時也收藏一件器底刻題「蔡」字款的汝窯碟,從檔案原文「將碟底蔡字」拿給王裕璽看來,至少當時所看到的汝窯碟底部已存在一個「蔡」字款。至於,王裕璽找李世金刻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因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之「丙蔡」碟,「蔡」字之旁尚有一「丙」字,而北京故宮典藏者,「蔡」字之旁并無其他款識,故以為《活計清檔》所記載的或是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丙蔡」碟。(陳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