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士兵列隊講的是步法,鋼琴家要熟練指法,國畫家有畫法,刻瓷藝術家更要講刀法。
刻瓷藝術是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創出的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刻瓷藝術也是在瓷上裝飾門類中,包容量最大的門類。它繼承了傳統繪畫,采用了陶瓷材料,借鑒了雕刻技法,經過長期積累,逐步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獨特藝術。若再廣義一些追溯至4500年前的龍山文化,黑陶胎上就有刻劃的花紋和文字,再如定窯、磁州窯、宜興的紫砂等,都是在燒制之前的泥胎上面刻劃而成,得心應手,其工具也只是些木、竹、鐵器之類。簡言之,是歷代陶瓷工匠們融匯金石篆刻之法理,字之多少,文之朱白,畫之疏密,毫不巧取,構成了刻瓷藝術的雛形,以至發展至用鉆石刀鑿代筆,在堅脆光潔的成品瓷面上刻制各種畫面,深知其艱難。一件作品的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刀具,更重要的是掌握刀具與陶瓷的性能,用同一種刀具可以獲得不同的藝術效果。另外,還要多觀察自然界的某種現象,不斷探索其奧妙,豐富自己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