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兩院”收藏鈞窯陳設瓷數字標號與器物的關系
花盆、盆奩、三足洗、尊等陳設器物的數字標號,絕大多數是在坯體上刻劃,涂醬色汁后入窯燒,有極少的數字號是在燒成后補刻的。多數器物的數字號刻在底部,偶有花盆的數字號刻在圈足內的,盆奩與三足洗類中有少數器物的底部與一足內側都刻標號,還見有器底無刻號,數字號刻在一足內側,是極為個別的。現把有標號的花盆、尊等器物按品種式樣,尺寸大小列出,見下表:
“兩院”所藏官鈞陳設瓷數字標號與尺寸統計
名 稱 |
通高(厘米) |
口徑(厘米) |
足徑(厘米) |
數字標號 |
釉色 |
藏瓷地點 |
出戟尊 |
32.6 |
26 |
21 |
三 |
月白色 |
北京故宮博物院 |
出戟尊 |
24.7 |
19.2 |
14.4 |
六 |
丁香紫色 |
臺北故宮博物院 |
出戟尊 |
22 |
16.6 |
12.5 |
八 |
月白色 |
臺北故宮博物院 |
渣斗式花盆 |
25.8 |
26.8 |
15.7 |
一 |
丁香紫色 |
臺北故宮博物院 |
渣斗式花盆 |
24.3 |
25 |
14.6 |
二 |
天藍色 |
臺北故宮博物院 |
渣斗式花盆 |
21.5 |
23 |
13.5 |
二 |
月白色 |
北京故宮博物院 |
渣斗式花盆 |
19.7 |
21.6 |
12.2 |
五 |
玫瑰紫色 |
臺北故宮博物院 |
渣斗式花盆 |
18.4 |
20.1 |
12 |
六 |
玫瑰紫色 |
北京故宮博物院 |
長方形花盆 |
15 |
16.5×20 |
10×13.4 |
十 |
玫瑰紫色 |
北京故宮博物院 |
長方形花盆 |
14.8 |
16.4×20。3 |
9.5×13.1 |
十 |
天青、葡萄紫色 |
臺北故宮博物院 |
菱花式花盆 |
18.2 |
26.7 |
13.3 |
三 |
天藍,玫瑰紫色 |
北京故宮博物院 |
菱花式花盆 |
16.5 |
22.8 |
11.9 |
七 |
藍紫相間 |
臺北故宮博物院 |
菱花式花盆 |
14.2 |
20.5 |
10.2 |
十 |
天青紫色相間 |
臺北故宮博物院 |
菱花式花盆 |
20.6 |
28.2 |
14.1 |
一 |
天青色 |
臺北故宮博物院 |
菱花式花盆 |
18.8 |
26.4 |
13 |
三 |
天藍,玫瑰紫色 |
臺北故宮博物院 |
菱花式花盆 |
17 |
24.8 |
12.4 |
五 |
天藍色 |
臺北故宮博物院 |
菱花式花盆 |
15.8 |
22.8 |
11.5 |
七 |
玫瑰紫色 |
北京故宮博物院 |
菱花式花盆 |
15.8 |
22.8 |
11.5 |
七 |
天藍,玫瑰紫色 |
北京故宮博物院 |
仰鐘式花盆 |
22.5 |
28.6 |
15.1 |
二 |
玫瑰紫色 |
臺北故宮博物院 |
仰鐘式花盆 |
17 |
23 |
12 |
六 |
藍紫紅相間 |
北京故宮博物院 |
仰鐘式花盆 |
14.7 |
19.7 |
9.5 |
九 |
天藍、淺紫色 |
臺北故宮博物院 |
海棠式花盆 |
14.7 |
18.6×23.3 |
8 |
四 |
月白玫瑰紫色 |
北京故宮博物院 |
六方形花盆 |
13 |
|
|
八 |
|
北京故宮博物院 |
六瓣葵花式盆奩 |
6.6 |
21.4 |
13 |
六 |
天藍葡萄紫色 |
北京故宮博物院 |
六瓣葵花式盆奩 |
6.2 |
18.6 |
11 |
十 |
天青葡萄紫色 |
臺北故宮博物院 |
六瓣葵花式盆奩 |
6 |
19 |
8 |
十 |
玫瑰紫色 |
北京故宮博物院 |
十二瓣葵花式盆奩 |
8.1 |
21.6 |
13.7 |
七(底)九(一內足) |
月白玫瑰紫色 |
北京故宮博物院 |
六瓣葵花式盆奩 |
9.4 |
25.9 |
17 |
一(底)四(一足內) |
天青葡萄紫色 |
臺北故宮博物院 |
六瓣葵花式盆奩 |
7.8 |
24 |
13.5 |
“二” |
玫瑰紫色 |
北京故宮博物院 |
六瓣葵花式盆奩 |
7.3 |
22.5 |
13.9 |
“三” |
天青、深紫色 |
北京故宮博物院 |
六瓣葵花式盆奩 |
6.2 |
19 |
11 |
“十” |
玫瑰紫色 |
北京故宮博物院 |
四瓣葵花式盆奩 |
9 |
19 |
8.3 |
“十” (一足內) |
月白、玫瑰紫色 |
臺北故宮博物院 |
海棠式盆奩 |
8 |
17.6×21.4 |
11.8×16.5 |
“一” |
天藍、淺紫色 |
北京故宮博物院 |
海棠式盆奩 |
5 |
13.8×17.4 |
8 |
“八” |
月白、玫瑰紫 |
北京故宮博物院 |
六方形盆奩 |
13 |
15.2×22.8 |
9.2×13.5 |
“八” |
天藍色花釉 |
臺北故宮博物院 |
鼓丁三足洗 |
11.5 |
25.2 |
16.5 |
無刻號 |
天藍色 |
北京故宮博物院 |
鼓丁三足洗 |
9.9 |
25.5 |
18.3 |
“一” |
天藍、深紫色 |
臺北故宮博物院 |
鼓丁三足洗 |
9.6 |
26.5 |
17 |
“一” |
月白色 |
北京故宮博物院 |
鼓丁三足洗 |
9.4 |
23.5 |
19.5 |
“一” |
玫瑰紫色 |
北京故宮博物院 |
鼓丁三足洗 |
9.2 |
24.3 |
16 |
“一” |
月白色 |
北京故宮博物院 |
鼓丁三足洗 |
9.2 |
23.8 |
17.2 |
“一” |
天藍色、葡萄紫色 |
臺北故宮博物院 |
鼓丁三足洗 |
10.5 |
26.3 |
|
“一” |
月白色 |
北京故宮博物院 |
鼓丁三足洗 |
9.8 |
23.6 |
16.8 |
“五” (足內底) |
茄皮紫色 |
臺北故宮博物院 |
鼓丁三足洗 |
8.7 |
22.5 |
16 |
“二” |
月白、紫色 |
北京故宮博物院 |
鼓丁三足洗 |
6.8 |
17.5 |
12.6 |
“八” |
天藍、深紫色 |
北京故宮博物院 |
(一)數字標號的含義和刻劃規律
為什么鈞窯陳設瓷都刻有漢寫數字號碼,對于這個問題的探索早見于清雍正年間,《南窯筆記》說:“……有一、二數目字樣于底足之間,并配合一副之記號也……”。此說中的“配合一副”可作兩種解釋:一是指“配對”使用的器物而言,二是指“幾件器物配合為一組、一套。”若作前者解釋,則陳設瓷都應是“配對”使用的,但事實上藏品中的尊、三足洗都是單體的,僅有花盆與盆奩能“配合一副”。在“兩院”收藏的花盆與盆奩中,僅找到一件菱花式花盆和一件葵花式花盆與同式的盆奩刻有相同的數字標號,可配為一對。多數的花盆都找不到同式同號的“配偶”。因此,將數字號做配對記號的解釋是難以表明各種陳設瓷二數字號的含義。如果“配合一副”是指一組、一套而言,就是說每種器物從一號至十號配齊即為一副,似乎可通。但是文中卻未記明刻號的起止數字和排列順序,也難以認識“配合一副之記號”的規律。寂園叟《陶雅》和許之衡《飲流齋說瓷》對鈞瓷器底刻號的解釋為:一、三、五、七、九單號數是紅朱色器物的標記,二、四、六、八、十雙數號是青藍色器物的標記,按照此種說法把“兩院”收藏的數十件有數字標號的陳設瓷做排比,事實并非如上所說。現就三件鈞窯出戟尊為例加以說明,青白釉出戟尊兩件,一件刻單數號“三”,另一件刻雙數號“八”;紫紅釉出戟尊一件,底部的刻號并非是單數號而是雙數號“六”。因此,《陶雅》等書對鈞瓷刻數字號的解釋缺乏根據。經對數十件有數字刻號鈞瓷的排比研究,發現數字號與器物的尺寸密切相關。“一”為起始號即是最大號,至“十”為截止號即是最小號。每一類器物的標號大小都以器物尺寸大小為準繩,即是高、口徑、足徑三者尺寸最大者所刻數字號最大為“一”,尺寸最小者所刻數字號最小為“十”。每類器物都有十種大小不同的型號。因此,我認為鈞瓷器底刻的數字號是器物大小的標記,亦是器物型號規范化的標記,和統計燒制件數的標記。器物型號規范化,自然便利于花盆與盆奩器物的“配對”。
(二)標號的出現
盆奩與鼓丁三足洗類器物除多數底部刻數字號,尚有少數在底部和一足內側刻同一的數字號或不同的數字號。如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茄皮紫釉鼓釘三足洗的器底和一足內側都刻有“五”號。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十二瓣葵花式盆奩的器底刻“七”號,一足內側刻“九”號,對這種不同于常規的刻號現象怎樣解釋,以往曾有說,底部的刻號標志器物口徑的大小,足內側的號數是器物配對的編號。如果此說確立,就應凡花盆、盆奩都有兩個不同的刻號。事實上有兩個刻號的器物很少,有單一刻號的器物居多,鑒于藏器中確有器底上號數在醬色汁遮罩 下顯露極不清晰者,或器底上看不見刻號而一足內側有號數或圈足內有刻號和全器上不見刻號的情況。據此,推論兩個刻號的出現可能是以防底部刻號不清晰。再于足內側刻數字號。由于所見例證不多,尚不能找出兩個刻號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