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瓷網訊)11月24日下午,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主辦的2015年中國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踐研究”與“傳統技藝研究”方向研究生教學成果展及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王晨陽等領導及徐朝興、嵇錫貴、曹永盛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和工藝美術大師,以及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培訓班學員參加了開幕式及研討會。與會者高度評價了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所開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創新教學實踐。傳承人導師們表示,將毫無保留地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參展的研究生們也表示將再接再厲,更加刻苦地學習和磨練,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薪火相傳而共同努力。
據悉,為培養高層次、應用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專門人才,中國藝術研究院依托豐滿的藝術學科結構和高端學術平臺,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體制下開拓創新,自2013年起設置由25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擔任導師的“傳統技藝研究”方向,和由資深專家學者擔任導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踐研究”方向,探索性地將“師徒相傳”的傳統教育方式納入藝術碩士研究生教育序列。此舉開全國之先河,受到業界的歡迎和社會的廣泛關注。截至目前,該院現有兩個方向藝術碩士41人,其中“傳統技藝”方向12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踐研究”方向29人。
此次活動,既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教學實踐的檢閱,也是對這種創新性的傳承人培養模式合理性的驗視,同時也希望引起業界的關注和重視,進一步探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教學的特點、規律和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