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做人人爽,欧美色在线,一个人的高清视频www,69xxxx女人,啊用力点国产嗯快在线观看,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背景: 閱讀新聞

山寨博物館的江湖內幕






[日期:2013-08-07] 來源:新浪  作者:西風 [字體: ]

     (五)同樣,浙江溫州的一家遼代藏品博物館更是神乎其神,《國寶檔案》等媒體都做了專題報道和訪談。博物館內許多政界、商界、文化界、文博界、藏界等人士的合影題字令郎滿目。由于其“偉大的收藏貢獻”,被評為十大年度經濟人物和突出貢獻的收藏家。當然,最關鍵的是有一個美麗的收藏傳說。

  這位收藏家,原來是醫生,80年代到法國闖蕩。根據他對媒體的說法,工作之余經常跑博物館和拍賣會,法國境內的大大小小拍賣會幾乎跑遍。感覺自己練出淘寶眼力之后,便開始到小拍場開始撿漏。后來辭掉工作,專門開始在法國從事收藏事業。90年代之后,帶上所有藏品回國,便在溫州設立了會所,之后成立博物館。被一些人成為“愛國主義收藏大家”,毅然扛起民間文物收藏保護的大旗,可謂轟動全國。藏品主要涉及遼代銅器、金銀器、金包嵌玉、金包嵌瓷、元代瓷器等門類。尤其遼代銅器、金包嵌玉和金包嵌瓷無奇不有,數量之巨大都是震撼世界的。但從開館到現在,行內實戰派藏家和文博界務實專家對此質疑不斷,因為他收藏的這幾類藏品,在廣州、景德鎮古玩市場比比皆是,而且兩者藏品的特征及其相似。筆者在2008年曾經上手過該館所藏大多數元代瓷器,藏品做舊問題很大,還算不上真正的高仿,充其量屬于中低仿品。但看主人自2004年撰寫關于元代瓷器鑒定的研究文章,可謂頭頭是道,儼然是一位元瓷鑒定專家。要知道我們的文博界一些權威專家,著作等身,理論也是頭頭是道,但實戰鑒定眼力,決對令人不敢恭維。就是這樣的山寨博物館,從90年代開始,各種大展從浙江到北京來回折騰,設在北京海淀的分部博物館,更是聞名商界和政界。

  (六)山寨博物館中,來自國寶幫的中藏網“大中華博物館”更是讓人無限穿越。有西周金鑲玉跪人,3款表情各異的泛紅山時期黑皮玉面具,新石器時期黑皮玉美人魚,3個新石器時期水晶骷髏頭和綠松石骷髏頭,只有現代電動工具才能做成的“三星堆玉器雕塑”等。網友們看過這些藏品后紛紛對真實性表示質疑,并難忍調侃,“這個網是什么奇怪的組織啊?”“打開第一眼就看見一個奧特曼(即“西周金鑲玉跪人”)跪著,于是就笑噴了!”。而該網站所注主辦方為“中國收藏家協會玉器收藏委員會”,負責人即是這幾年極其活躍的中國收藏家協會玉器收藏委員會主人姚政。我們看看他的“大中華博物館”是什么樣的山寨博物館。

  姚政2012年6月30日撰文:“中藏網已開通半年,所經歷的風風雨雨、一切的一切沒能阻擋中藏網前進的步伐。感謝某些用假身份證等潛伏在中藏網的xx之流,感謝某些TV假節目之流,感謝某些晚報、都市報之流,感謝不學無術的磚家們,感謝某些四流作家,為中藏網的發展創造了鍥機。你們用謠言來惑眾,制造了各種事端:什么“ 漢代玉梳妝臺凳假得不能再假了 ” 、什么 ‘中國人宋代以前不坐凳子 ’、什么 ‘ 民間藏有幾十億件假文物 ’ 、什么‘95%的收藏家收藏了95%的贗品 ’ 、什么‘評選的民間十大國寶基本上是假的 ’ 、什么 ‘中藏網非法集資 ’······ 更有甚者,當王·的‘護寶錘’ 還在瘋狂的砸向‘china’,一個沒有鑒定資質的境外人,欺負中國收藏界沒人都看懂瓷器,愚弄老百姓到了極限。為一己私利,對中國文物大筆一揮、大開殺戒。十惡不赦、罄竹難書。大中華博物館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大中華博物館大門向全國收藏家打開了。它沒要國家一分錢投資(也弄不來),沒要政府批一寸土地(也批不到)。網絡的空間好比宇宙的空間,無限無限大。大中華博物館就是建在你家里的博物館,不用坐飛機,不用排隊,足不出戶,有臺電腦即可。可近距離看,可放大看,可看正面,亦可看背面、看底部,細部特征歷歷在目,想上手的也能做到。大中華博物館里能讓你看到無數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真、精、美’古董,讓那些抱著‘框架學’、‘席地學’、‘開襠學’的傻子們向隅而泣吧!讓那些自稱能做高仿的人拿著圖紙來領賞吧!”

  2013年1月12日中藏會館在北京國粹苑隆重開館,參加揭牌儀式的有文化部的某些領導,有收藏協會的某些領導,有眾多專家學者以及首都新聞界的記者,還有全國各地和在京的中藏網會員。在中藏會館亮相的大中華博物館50件鎮館之寶,匯集的三星堆立體玉兵陣,堪稱中國古代藝術品中的極品;代表漢代最高工藝水平的和田黃玉龍鳳紋梳妝臺凳通過科技鑒定、司法微痕鑒定也閃亮登場;長190厘米的周代滿工雕和田白玉金縷玉衣、重100斤的遠古超大型水晶骷髏、高180厘米的“新石器時期玉制兔骨架”、“泛紅山黑皮玉雕維納斯”、“西周金鑲玉彩繪跪人”、高200厘米的“戰國青銅鎏金鑲寶盔甲”、“戰國青銅鎏金天雞尊”、長250厘米的“漢代戰車人馬俑木胎彩繪漆器”,高2.8米的“漢代青玉地動儀”、“晉代玉雕十八般兵器”、“唐代琉璃嵌寶貢珠”、“唐代玉制孔雀佛”、“清乾隆玉胎畫琺瑯鏤雕”、“清乾隆琺瑯彩仿錦緞花鳥紋錦上添花填金天球瓶”、2400克重的“清代凍地紅田”等等令郎滿目,都是文博界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古代藝術精品。”

  隨著“河北冀寶齋盡毀三觀”的揭露,曾經力挺和炒作“24億金縷玉衣”和“2.3億漢代玉凳”等丑聞的中國收藏家協會玉器收藏委員會主人姚政,對河北冀寶齋藏品更是力挺之極,看看他們的文章,就知道已經很著急了。比如:“馬伯庸”之流會不會是“王林大師”、“不敢擔當的河北省文物局”、“記住七月十四號(冀寶齋倒掉)這個可悲又可恥的日子”;“從‘國寶幫該醒醒了’一文看<<新民晚報>>記者的素質”;“各類媒體又在為詆毀中華文物大造輿論”;“文化漢奸在圍剿中國傳統文化”;“英明的主政者決不會傷害愛國的人們!”這些文章標題不但很“文革”,內容更是顛倒黑白,儼然一副文化流氓的做派,文化收藏家是這樣的嗎?難道有鮮為人知的內幕勾連還是同病相憐呢?

收藏 推薦 打印 | 錄入:綠寶石 | 閱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