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做人人爽,欧美色在线,一个人的高清视频www,69xxxx女人,啊用力点国产嗯快在线观看,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背景: 閱讀新聞

徐朝興大師口述史(七)——青瓷行業協會和非遺的傳承






[日期:2013-08-08] 來源: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全集徐朝興卷   作者:王文章 周紹斌 徐華穎 [字體: ]


徐朝興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這些年來,在龍泉,青瓷行業是比較主流的產業,從業者很多,有許多像青瓷苑這樣的藝術工作室和生產作坊,也有很多比較有規模的日用瓷生產企業,是省里青瓷產業的重鎮。另外,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也是受地方文化部門重點保護的,同時也是要進行技術傳承的。在這個方面,我談談我的兩個職務,一個是浙江省青瓷行業協會會長,一個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2007年,市里的主要領導要我擔任省青瓷行業協會會長。我說我都66歲了,讓我當一個顧問或者名譽會長還可以,會長不敢勝任,可以叫青年人來干,不要任命我。后來,市委召集我們三個全國工藝美術大師及省、市大師和龍泉市工藝美術協會的人員,一共16個人,召開省青瓷行業協會籌備會議,推選行業協會領導班子,并投票選舉會長,結果我得票最多,還是被趕鴨子上架了,硬著頭皮來當這個會長。也是那年,經評審,我又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這兩個職務,決定了我既要把握青瓷行業發展的動向,及時向領導提出合理化建議,又要培養學生和徒弟,宣傳青瓷文化,傳承青瓷燒制技藝,保護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年來,我經常去徒弟們的工作室、民間作坊、民營企業、學校和其它地方進行調查、指導和講學。特別是一些高等院校的學生到我這里實習,我都會手把手地教他們各種技藝,現場示范給他們看。我想我現在所掌握的技藝不是屬于我本人的,是屬于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是全人類的,怎樣把我手上的技藝傳承與延續下去,這是我的責任與義務,否則就不配做一個傳承人和一個行業的領導者。

    最近兩年,我幾乎一年有兩百多天在外面跑。對于我自己來說,搞創作的時間就少了,經濟上我也會受到損失。我到外面去,包括在大學里、在博覽會上,人家肯定要叫我發言,我發言就必然要介紹龍泉青瓷。2005年秋天,我受邀到北京大學演講,那次對我來說可是第一次,那是中國的名牌大學,我這個小學畢業的人,走上那樣的講臺,是榮譽,更是壓力。不過那次還好,我是用最樸實的語言,最真摯的感情、最平和的心態,講述中國青瓷在龍泉的歷史,青瓷在歷史中的文化魅力。那次我最大的體會是,這就是在傳播與傳承青瓷文化,讓大學生了解龍泉青瓷,這不就是弘揚龍泉青瓷文化嗎?如果我專門在家做青瓷,是可以發財,但那是很短淺的目光。我對這個錢沒看得太重,還是要往外跑。人家來請,如果我不去,不僅沒禮貌,也沒盡到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的責任。

    2001年,韓國青瓷界的朋友邀請我去講學。那次講學,我是帶著一種青瓷主人的態度去的,這是國際舞臺。我一點也沒有怯場。我先是和他們交流有關青瓷技藝的問題,他們非常感興趣。但由于語言不通,有的韓國朋友建議我現場表演拉坯技巧,于是我就表演了,之后,我還把龍泉青瓷發展的歷史講給他們聽,當時的氣氛、感情和效果都非常好。我也不知道哪里來的話,說了很多。最后,我把自己的一件《哥弟混合三環瓶》送給他們,他們非常尊重我,把它保存在韓國康津郡博物館。那次,還有很多日本的青瓷大師參加。國際交流,讓我看到了青瓷在世界上的地位,也體會到了我們龍泉青瓷向世界傳播的重要性,它是人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超越了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范圍,更不要說龍泉了。所以傳承人的責任很大。后來,日本人在景德鎮的一次陶瓷展覽會上看到我的青瓷作品,對我的跳刀技藝尤其關注,希望我能到日本傳播技藝。記得1996年的時候,我還去過香港,參加陶瓷藝術作品拍賣會,在拍賣會上我也不忘記做現場表演,直接傳播青瓷技藝。

    有時在外時間是很緊的,我也不會失約。有一次,我清楚地記得是2008年9月9日,當時我在西安參加國際陶瓷大會,接到了山東省的邀請,要我9月15日到山東。15日那天我如約由西安去山東。可是在去機場的路上,河南打來電話來說,徐大師,你什么時候到。我說什么事情?他說我們市政府把請帖寄到你家了,我們16日要開會,你們龍泉是五大名窯的老大,你不來我們這個會怎么開。我說我離開家已經一個多星期了,沒有接到你們的請帖,不好意思,我現在在去山東開會的路上。你是16日,山東離河南那么遠,我怎么趕得過來。可是在山東會場上講完話,我剛下臺,就有人攔著我說,徐大師,我們從河南來接你了。山東到河南六百多公里,人家主人這么熱心來接你,你不過去,講不過去。于是,我吃了中飯就和他們去河南了。那天至少跑了6個半小時。我最忙的一次是5天時間跑了3個省,坐了6趟飛機。像我這個年齡,人家請你去,條件都很好,最差的也是單人房間,有的還是套房。

    以前,我當全國人大代表時,就青瓷大師的培養問題曾經提出過議案和建議,呼吁加快培養青瓷工藝美術大師。1995年我就提出了《加快青瓷大師的培養》的議案,1996年我又提出了《盡快讓年輕青瓷大師成長起來》的建議,引起了政府有關方面的注意。1998年我任浙江省第二屆工藝美術大師評委。2002年,我擔任第七屆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大會評委。2004年,我還參加了廣東佛山的全國陶瓷高峰論壇,并發表了演講。2005年,我還被評為中國文化名家,應邀參加北京大學走進北大與文化名家交流演講。麗水學院工藝美術系和龍泉陶瓷工藝學校聘請我為教授,對那些初涉陶瓷的學生,我一有空就去指點,親自操作與示范。平時,業內同行也經常與我切磋青瓷燒制技藝,我從不保守,坦誠交流。

    有人問我,徐大師,你們龍泉青瓷把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都申報成功了,這個傳承工作怎么去做。我說,從我的角度,我的層面來講,我是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怎么傳承與延續,我們都要有序地發展。怎么把我們古代青瓷的千年歷史傳承好,發揚光大,這的確是擺在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我的觀點就是有序,不要盲目。從政府方面來說,可能更看重規模化、產業化、批量化,這個思路可能與我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有一些矛盾。我覺得,瓷土資源是不能再生的,我們用完了怎么辦,我們不能把我們老祖宗的牌子在我們手上砸掉。非遺申報成功后,龍泉也有一些原來不懂瓷的,他們也買地辦廠,盲目上馬,這些人原本是不會也不會也不懂青瓷的,他們是沖著龍泉青瓷成為世界非遺這塊牌子好做而來的。他們本身不會,可他們會從別的地方請一些人來做,但他們做的不是龍泉青瓷,沒有龍泉味的,不含有龍泉青瓷的傳統。我很擔憂。最近這段時間,我和我們行業同事們聊的都是這個話題。

    2010年初,我帶著徒弟們和杭州官窯的同行們進行交流,在交流會上我說,我們中國歷史上有五大名窯,官哥汝定鈞。浙江就占了兩個,我們浙江有這么好的文化遺產,我們年輕一代沒有理由不把它傳承下去,發展好。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和義務。我們龍泉窯是周總理1957年提出恢復中國五大名窯的時候發展起來的,到現在五十多年了。經過了“大躍進”、自然災害、“文化大革命”、經濟體制改革,我們龍泉的青瓷行業走過了很多階段,有高潮有低谷。尤其去年,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我覺得我們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我成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希望龍泉青瓷與杭州官窯能比翼齊飛,更上一個臺階。我留下的技藝和技術不是我本人的,而是大家的。杭州官窯需要我的話,我毫不推辭,一定會來,青瓷行業的發展只靠我一個人或幾個人是不行的,要靠大家的努力。

    我擔任了省青瓷行業協會會長和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后,時間總是不夠用。但這兩件事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我現在思考最多的問題就是,怎么樣保護老祖宗留給我們的這塊手工藝凈土。有人問我,龍泉青瓷主要傳承了哪些技藝,我回答說,老祖宗們在簡陋的條件下,燒制出這么精美的瓷器,我們首先要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這種精神就是要保護好老祖宗的遺產。

收藏 推薦 打印 | 錄入:綠寶石 |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