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 臺北故宮博物館:翠玉白菜
這棵翠玉白菜由一塊半白半綠的翠玉為原材料,綠色的部分雕成菜葉,白色部分雕成菜幫,看上去是鮮活欲滴。菜葉上還停留著兩只昆蟲,它們是寓意多子多孫的螽斯和蝗蟲。
臺灣 臺北故宮博物館:東坡肉形石

臺灣 臺北故宮博物館:東坡肉形石
這塊清代的肉形石,是一塊天然的石頭,色澤紋理全是天然形成的,看上去完全是一塊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塊。“肉”的肥瘦層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
臺灣 臺北故宮博物館:毛公鼎

臺灣 臺北故宮博物館:毛公鼎
毛公鼎是據今2800多年前周宣王時期的“國之重器”,因刻器者為毛公而得名。毛公鼎鼎身只有30.75厘米高,卻銘刻了32行497個篆書文字,是銘文最多的青銅器。其書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