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文物主要分為四個級別,即國寶、重要文化遺產(chǎn)、重要美術(shù)品和一般美術(shù)品。至2001年6月止,1059件文物被指定為國寶,其中包括8件中國古陶瓷。
這8件國寶瓷器中,4件宋代建窯、1件宋代吉州窯、2件宋代龍泉窯、1件元代龍泉窯。



宋代建窯曜變茶盞
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shù)館藏,高7.2厘米,口徑12.2厘米,足徑3.8厘米 1966年6月被指定為國寶。
這件茶盞造型為束口,深弧壁,瘦底,淺圈足。內(nèi)外施黑釉,釉層較厚,外壁施釉不到底。因高溫?zé)鞎r,釉層熔融垂流,致使外壁近足處垂積的釉呈滴珠狀。足部露胎,胎呈鐵黑色,胎質(zhì)較粗。
內(nèi)底堆積的釉層較厚。外壁一滴珠在被敲掉時傷及胎體,留下一黃豆粒大小的疤痕,外壁及內(nèi)底幾乎無曜變斑,內(nèi)底與內(nèi)壁交接處有一周曜變斑。內(nèi)擘滿布曜變斑點,或聚或散,分布不均聚者或呈梅花形,或呈蠶形,或呈“T”字形;散者呈油滴狀。外壁近足處有一周微凸的刀削線痕。圈足的底面不是平切,而是略呈內(nèi)高外低的坡狀,擺在平面上可以看到微小的縫隙。
該茶盞最神奇之處是在光線照射下能發(fā)出七彩光芒,且隨著視角的改變色彩變幻莫測,故有“曜變”之稱。“曜”即“耀”,“照耀”之意。該茶盞確屬宋代建窯黑釉茶盞中的神奇之作,給觀者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日本收藏有3件宋代建窯曜變茶盞,以此件最為精美。
其流傳經(jīng)歷依次是:德川將軍家(柳營御物)、淀藩主稻葉家、小野哲郎(大正七年,1918年)、巖崎家(昭和九年,1924年)、靜嘉堂文庫美術(shù)館。



宋代建窯曜變茶盞
大阪藤田美術(shù)館藏。高6.8厘米,口徑12.3厘米,足徑3.8厘米。1953年被指定為國寶。
造型、胎質(zhì)及制作工藝均與上述靜嘉堂文庫美術(shù)館減品基本相同。外壁有少量曜變斑,盞內(nèi)密布油滴狀曜變斑,曜變效果略遜于靜嘉堂文庫美術(shù)館藏品。
此茶盞傳自江戶時代(1603 - 1868年)水戶德川家,大正七年(1918年)藤田平太郎以53800日元購得。其流傳經(jīng)歷依次是:德川家康(1542-1616年)、德川賴房(1603 - 1661午,水戶德川家)、藤田平太郎、藤田美術(shù)館。



宋代建窯曜變茶盞
京都龍光院藏。高6.6厘米,口徑12.1厘米,足徑3.8厘米。1951年6月被指定為國寶。
造型、胎質(zhì)及制作工藝均與上述兩件茶盞基本相同。外壁無曜變斑,盞內(nèi)分布油滴狀曜變斑,曜變效果遜于上述兩件茶盞。
該茶盞原歸京都大德寺龍光院的創(chuàng)建者江月宗玩(1574-1643年)所有,后傳至龍光院(注:此盞極少被公開展出)。裝茶盞的盒子表面書有“曜變天目江月宗玩”。
上述三件作品是日前世上僅存的三件宋代建窯曜變茶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