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耳象足銅香爐 清
此爐侈口似盞,斜直腹,勢如仰鐘,雙耳沖天,曲線之美,圓熟沉穩。下承象足,工藝精美,刻畫精妙傳神,寓意吉祥 ,象上太平,為難得的文房之佳器也。其色沉靜,通體光澤,視之豐腴,撫之滑膩,不宜多動,盤撫足矣。
象足爐多為三足以象鼻狀微內凹,該器三足微微外撇,在整體沉穩的基礎上,憑添了一絲輕靈。

雙耳圈足雨雪金銅爐 清 口徑14.2cm 高8.8cm

雙耳三足銅爐 明晚期 口徑14.9cm 高9.5cm
嵌銀絲云紋銅爐 清 口徑12.2cm 高5.7cm
壓經爐也稱“琴爐”,乳足為正宗。爐譜載:照宋定窯壓經爐款式,本身藏經紙色(即黃帶白色),不施金彩,用八煉洋銅鑄成。分高腳壓經爐和底腳壓經爐兩種。
蘇州博物館藏爐,侈口,圓唇,束腹,鼓腹,雙耳,三乳足。蠟茶色,底款為方形陽文楷書四字“宣德年制”,款框圍邊亦飾以嵌銀絲廻紋。
通體嵌以銀絲,飾云龍圖案。翔龍翻騰于云海之間,涌起的卷云將龍身半遮半掩,雙耳、三足亦飾云紋,刻工精湛,線條清晰。此爐采用錯銀工藝技法,是銅器的裝飾技法之一,系我國春秋時期發展起來的一種金屬鑄造工藝,在銅爐中又稱“商金爐”、“商銀爐”。“商”字的意思是“鑲嵌”,就是“錯金銀”。

獅耳圈足銅香爐 清 口徑10.2cm 高7.2cm

腰園形香爐 清 口徑12cm*8cm 高5.2cm

三耳三足銅香爐 清 口徑12.3cm 高9cm

雙耳六角形銅爐 清 口徑11.2cm 高8.8cm

獅耳三足銅爐 清 口徑9.8cm 高5.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