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制蒜頭瓶始燒于宋代,流行于明清,是明清時期景德鎮窯常見的一種瓶式,仿自漢代青銅蒜頭壺,長頸,削肩,圓腹,圈足,瓶口似蒜頭而得名。明清景德鎮窯蒜頭瓶有青花、五彩、粉彩、以及藍釉、醬釉等各種單色釉品種。

宋 黑釉雙系蒜頭瓶

元 彭窯 蒜頭瓶

明嘉靖官 青花五彩龍紋蒜頭瓶

明成化 斗彩瑞獸紋蒜頭瓶

明正德 蒜頭瓶

明宣德款青花云龍蒜頭瓶

明萬歷 五彩龍紋花鳥蒜頭瓶
明嘉靖蒜頭瓶是肩部有堆塑蟠螭裝飾;明成化蒜頭瓶,僅口部作花瓣狀,耳為隨意堆塑;明正德蒜頭瓶,在瓶腹上設出戟;明萬歷蒜頭瓶,趨于簡化,口部已無蒜頭了,但器形高大,以青花五彩為多見。清代蒜頭瓶的器形趨于輕盈秀美。

清康熙 銅胎琺瑯彩黃地纏枝花卉溫壺

清雍正 冬青釉蒜頭瓶

清雍正 爐鈞釉蒜頭瓶

清雍正 窯變蒜頭瓶

雍正窯 仿南宋官窯月白窯變米色蒜頭瓶

清乾隆款 銅胎畫琺瑯雙耳蒜頭瓶

清乾隆 磁胎洋彩玉環蒜頭瓶

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紋蒜頭瓶

清嘉慶 汝釉描金蒜頭瓶

清嘉慶 爐鈞釉蒜頭瓶

清 仿哥釉螭耳蒜頭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