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名窯,宋代六大窯系,因其主要產區在龍泉市而得名。它開創于三國兩晉,結束于明清,生產瓷器的歷史長達1600多年,是中國制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龍泉窯最為著名的產品出現于南宋時期,以獨特的厚釉,瑩潤的釉質,遠山般的翠色搖曳于世間。而除卻南宋時期這種典型的厚釉玉質龍泉,其面貌依舊豐富,有類似南宋官窯的開片極為有層次的產品等等。
龍泉窯在南宋之后,逐漸進入一個相對于來說的衰敗期,因此,世間對于南宋之后的龍泉的關注相對較低。而在進入明代初期,出現了一批具有官窯性質的龍泉貢瓷,專為明代皇室生產制作瓷器。而其產地位于現在龍泉麗水,舊時為處州,因而名為處州龍泉。而在其后龍泉窯也一直有燒制。
臺北故宮館藏龍泉窯品類豐富,年代和品類跨度比較巨大,其中不乏精品。

元代青釉刻花罐

元代青釉鳳首瓶

明代青釉刻花瓶

明代青釉刻花石榴尊

明代青釉刻花蓋罐

明代青釉刻花橄欖型尊

明代青釉魚耳爐

明代青釉刻花秀墩

明代青釉夔龍文長頸瓶

明代處州龍泉青釉纏枝紋壯罐

明代青釉刻花長頸瓶

明代青釉花觚

明代青釉貫耳廣口觚

明代處州龍泉青釉樹石芭蕉紋執壺

明代青釉刻花環耳瓶

明代青釉刻花八方盤

明代青釉模印龍紋環耳瓶

明代青釉鏤空三足爐

明代青釉魚耳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