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流失國外的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多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包括刻本、書畫、玉器、青銅器、陶器、飾品。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館
說到大英博物館,館藏之豐富是讓人不得不膜拜的,但是它的館藏珍品來源卻在一定程度上會讓我們的內心非常矛盾。例如,大英博物館內的木乃伊藏品是除去埃及之外世界排名第一的,那么來源自然不言而喻。而說到館藏的中國國寶,就更讓人不由想起那些不堪回首的歷史。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館
大英博物館對中國文物的介紹第一句話是這樣寫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博大和悠久的文明……”

著名的易縣遼代三彩羅漢
這是一個世界頂級藝術品聚集地,匯集了世界文明古國埃及、希臘、羅馬和東方藝術的文物寶庫,在大英博物館,你看到的是全人類文明的精華。望著陳列的稀世珍寶,恍惚間仿佛來到了中國的故宮。徜徉其中,猶如穿越中國上下五千年時空隧道。

三彩羅漢背后的敦煌壁畫,其割痕雖猶可見,卻難掩其久遠的鮮麗及三位“濃麗豐肥”菩薩的雍容華貴。
宋瓷



















以上為大英博物館藏宋代陶瓷
元瓷





以上為大英博物館藏元代陶瓷
明瓷


























以上為大英博物館明代陶瓷
清瓷





















以上為大英博物館藏清代陶瓷
這些精美的藝術作品,讓我們懷想起那些遙遠的記憶,一個民族文明的記憶,先祖的記憶。很多中國參觀者看著那些祖先的杰作會情不自禁地感慨:何時歸故里?
一位參觀過大英博物館的中國人曾寫道,參觀這里“使人想起圓明園那場浩劫的大火、莫高窟前英國‘冒險家’劫掠的車轍和兩百年來中華瑰寶流失海外的沉浮跌宕”。
其實,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古埃及、希臘和羅馬等輝煌文明的遺物,何嘗又不是有著類似的命運。敦煌的“王道士”因為泄露了藏經洞而備受國人怪罪,記者在大英博物館里卻仿佛看到“王道士”的影子在世界各地都有,不獨為中國特產。魯迅曾說,不能自保者也保不住祖先的遺物,單單怪罪“ 王道士”對反思保護文化遺產是遠遠不夠的。或許我們更該做的是通過這些中華文明的偉大瑰寶,讓更多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為東方文明的復興盡一份綿薄之力,讓民族的瑰寶能夠得到足夠的重視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