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鈞窯天藍釉八角龍把杯 金 公元1115年-1234年

鈞窯天藍釉紅斑碗 金 公元1115年-1234年

鈞窯月白釉荷葉蓋罐 金-元初 公元1115年-1300年

鈞窯月白釉梅瓶 金 公元1115年-1234年

鈞窯月白釉梅瓶局部

鈞窯月白釉梅瓶局部

鈞窯月白釉梅瓶局部

鈞窯玫瑰紅釉鼓式洗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鈞窯玫瑰紅釉鼓式洗

鈞窯玫瑰紅釉鼓式洗

鈞窯玫瑰紅釉鼓式洗

鈞窯玫瑰紅釉鼓式洗

鈞窯月白釉海棠式盆托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鈞窯月白釉海棠式盆托

鈞窯月白釉海棠式盆托
以河北曲陽澗磁村、燕山村為中心窯區的定窯,在唐代即開始燒造白瓷,五代北宋及金代為其成熟發展時期,至元代趨向衰落。五代產品精細輕薄,部分已開始進入宮廷。北宋至金流行的刻花、印花裝飾,代表了這一時期瓷器刻花,印花工藝的新水平。由于采用覆燒工藝,進貢皇家的上等產品多包鑲金、銀、銅口。

定窯白釉“官”字劃花蓮瓣紋蓋罐 五代 公元907年-960年 黃兆熙先生捐贈

定窯醬色釉盞托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定窯白釉執壺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定窯白釉執壺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