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勞動人民制作瓷器的歷史悠久,品種繁多。早在商周時期就出現了原始青瓷,歷經春秋戰國時期的發展,到東漢有了重大突破。三國兩晉南北朝后,南方和北方所燒青瓷開始各具特色。南方青瓷,一般胎質堅硬細膩,呈淡灰色,釉色晶瑩純凈,常用類冰似玉來形容。北方青瓷胎體厚重,玻璃質感強,流動性大,釉面有細密的開片,釉色青中泛黃。
盛世氣象
隋唐時期的陶瓷
隋唐時期,南北 陶瓷取得了全面進步與發展,南方青瓷與北方白瓷發展交相輝映,釉色與技術全面發展。越窯青瓷精益求精,類玉似冰;邢窯白瓷盡善盡美,如銀似雪,形成了“南青北白”陶瓷生產格局的典范。此外,以唐三彩為代表的彩色釉陶器標志著我國中世紀釉陶工藝的突飛猛進。
唐代陶瓷的豐富多彩展現了盛唐瓷業面貌的絢麗斑斕、浪漫與豪放,也體現了兼容并包、民族融合與中西交流的多樣文化特征。工藝方面,瓷窯燒造技術取得長足進步,釉色、胎質與造型等都呈現出飽滿大氣。唐代中晚期,中國陶瓷又開啟了大規模外銷的新紀元。











深圳博物館陶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