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黑陶起源于四千五百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1928年首次被發(fā)現(xiàn)于山東章丘龍山鎮(zhèn)城子崖。被譽為“土與火的藝術,力與美的結晶”。龍山黑陶作為原始禮儀的載體和精致的藝術品,具有黑色珍珠般神秘和誘人的魅力。它以其古樸典雅的特色和新穎別致的造型成為民族瑰寶,是古代陶藝的精華。

黑陶藝術家閔偉
作為龍山黑陶藝術杰出代表人物之一的閔偉,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把黑陶藝術之美展現(xiàn)在大眾面前,通過黑陶藝術向世人講述龍山文明,并與世界分享龍山文明的智慧與藝術氣息。
“從前為生活而藝術,現(xiàn)在為藝術而生活”就是帶著這樣的想法閔偉開始了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之路。作品《佛頭》獲得全多工藝品博覽會金獎, 2009年設計的“全運瓶”、“全運罐”被評為“第十屆全運會最佳設計獎”等諸多榮譽。如今,閔偉一直在思考如何實現(xiàn)新的突破,如何讓自己的黑陶夢做的更有技藝、更有新意、更有文化內涵。功夫不負有心人,閔偉仿制的黑陶蛋殼杯在上海世博一亮相便引起轟動;作品《山東大妮》在山東第三屆工藝品博覽會上獲得創(chuàng)新一等獎;作品巨幅雕塑《母親》獲得山東大眾藝術界首屆陶藝展銀獎。
蛋殼黑陶杯是山東龍山文化特有的標志性陶器,也是我國古代制陶藝術的巔峰之作。蛋殼黑陶杯“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硬如瓷。”被考古界譽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它是一種制作精致、造型小巧,外表漆黑黝亮、陶胎薄如雞蛋殼的高柄杯,殼陶的質料全部是細泥質的黑陶,不含任何雜質。陶胎最薄處可達0.3毫米,最厚處也不超過兩毫米,因此仿制黑陶不但需要熟練的黑陶制作功底,更需要精湛的技藝,閔偉反復實驗終于成功仿制出了蛋殼黑陶杯,進一步實現(xiàn)了自己的黑陶夢,這也是龍山人的夢想。
組雕《山東大妮》,采用了夸張變形的手法把山東女人美麗大方、樸實直爽的形象刻畫的惟妙惟肖,其表現(xiàn)手法自然輕松,在黑陶固有的禮器形象中挖掘了生活的元素,拓寬了黑陶質感的表現(xiàn)力。
“祖先給我們留下的東西是一種寶貴的財富,我們要繼承并弘揚他們的文明,我一直希望能把龍山黑陶藝術做強做大!” 作為中國龍山文化研究院院長、中國民間藝術家協(xié)會黑陶藝術家委員會副會長,尤其作為一名龍山人、一名“黑陶人”,閔偉一直用自己的才華和實際行動,以不懈的努力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追求著自己的龍山夢,黑陶夢。

簡介:
閔偉,九三學社社員,泉城十大杰出青年,濟南市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濟南中國龍山文化研究院院長,中國民間藝術家協(xié)會黑陶藝術家委員會副會長。
作品《佛頭》獲全國工藝品博覽會金獎;2003年,在趵突泉萬竹園舉辦“閔偉黑陶藝術家陶藝展”;2004年,被團中央授予“全國鄉(xiāng)村青年工藝能手”稱號;2008年,設計的“平安奧運瓶”被濟南長張建國市長作為濟南奧運火炬?zhèn)鬟f禮品送給國際奧組委;2009年,設計的“全運瓶”、“全運罐”,評委“第十屆全運會最佳設計獎”;2010年,設計仿制的被稱為4500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的黑陶“蛋殼杯”,在世博會山東館展出;2011年,作品《山東大妮》在山東第三屆工藝品博覽會上獲得創(chuàng)新一等獎;2011年,巨幅雕塑《三色母親》獲得山東大眾藝術節(jié)首屆現(xiàn)代陶藝展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