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做人人爽,欧美色在线,一个人的高清视频www,69xxxx女人,啊用力点国产嗯快在线观看,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背景: 閱讀新聞

山西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入選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日期:2017-04-13] 來源:考古匯  作者:佚名 [字體: ]

 

山西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項目負責人王曉毅現場匯報

      “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于2017年4月12日在北京揭曉。國家文物局、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最終結果。山西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成功入選“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固鎮瓷窯址位置圖

      河津窯是晉南地區宋金時期重要的燒瓷窯場之一。上世紀60年代,古陶瓷學者水既生先生曾對北午芹窯址做過初步調查;2013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對三普發現的四處瓷窯址進行復查,窯址集中分布于河津市北約10公里的呂梁山南麓地區,遮馬峪和瓜峪兩條古河道沿線;201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進一步對遮馬峪和瓜峪沿線進行區域性系統調查;2016年3月至9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河津市文物局對固鎮窯址進行搶救性發掘。

三維激光掃描

      固鎮窯址位于河津市固鎮村遮馬峪北、東岸臺地上,分北澗疙瘩、上八畝和下八畝三個地點發掘。發掘過程嚴格按照田野考古規程進行,采用三維激光掃描、近景攝影測量、無人機航拍等技術全息記錄遺存空間信息,科學采樣并進行檢測分析,利用田野考古工地管理平臺對數據進行統一管理。此次發掘,共清理制瓷作坊4處,瓷窯爐4座,水井1處,灰坑35個,出土完整及可復原瓷器1326件,瓷片、窯具標本達6噸之多,在窯場北部的青石峪西側山體發現富集的瓷土礦。
      山西地區首次發現制瓷作坊及瓷窯爐

Y1、三號作坊側視圖及三維模型

Y2、二號作坊剖視圖

一號作坊、Y3和Y4復原圖

四號作坊剖視圖及平剖面圖


Y1平剖面圖

      制瓷作坊及瓷窯爐的發現為本次發掘最重要的收獲。在窯場布局上,制瓷作坊緊鄰窯爐,每處作坊對應一、兩座窯爐。作坊多為窯洞式,其中二號作坊為一處地窨式窯洞,地域特色鮮明。作坊間存在明確的分工,結合一號作坊內發現的淘洗池、陶缸,判斷其應為練泥的場所;二號作坊內的石磨盤、瓷泥堆、大片的燒結面等遺存,反映其為制坯、晾坯的場所;而四號作坊底部整齊擺放的匣缽、支頂缽,說明其可能為存放裝燒具的場所。
      四座瓷窯爐中Y1為北宋時期,其余均為金代。形制均為半倒焰式饅頭窯,由操作間、火膛、窯床及雙煙室組成。其中Y1的煙室最為特殊,其煙室所占比例接近整個窯爐面積的一半,具備緩火、干燥等功能。三座金代窯爐在通風口的設置、窯床的形制等方面存在差別,可能與其燒造不同的產品有關。
       豐富的瓷器品類 精湛的裝飾工藝

素燒花口長頸瓶

黑地白繪花草葉紋研缽

白地褐畫花草葉紋“馬家椀工”款瓷碗

“古寺青松老,高僧白鬢長”白地黑畫花草葉紋瓷盆

      固鎮窯址生產的瓷器品類有粗白瓷、細白瓷、黑醬釉瓷和低溫三彩釉陶,以白瓷為大宗。器形有碗、盤、缽、盞、盆、枕、瓶、研缽等。裝飾技法有剔花填黑彩、白地黑畫花、珍珠地劃花和印花,題材以詩詞、花草為主。其中最能代表該窯工藝水平及產品特色的莫過于北宋的精細白瓷和金代的裝飾瓷枕。出土的北宋細白瓷,胎體致密度高,釉面瑩潤光潔,造型素雅,可媲美邢定白瓷;金代瓷枕分高溫和低溫兩類,造型以八角形和腰圓形多見,剔花填黑技法將黑與白的碰撞演繹到了極致,白如凝脂,黑似刷漆,富淺浮雕效果;以月牙形或壺門開光搭配珍珠地劃花技法,枕前留白,給觀賞者以遐想和發揮的空間,故宮博物院館藏的乾隆御題款瓷枕即為其中的上乘之作。低溫釉枕的制作更顯其技藝的成熟,不拘一格的造型,活潑的多彩套用,流暢的枕面構圖,造就出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

印花模具

白釉印花纏枝牡丹紋“馬四”款瓷碗

      價值與意義

北宋細白瓷花口盞、盤

      固鎮窯址的發掘及重要發現,是山西乃至全國陶瓷考古的一次重要突破。
      一、首次在山西地區發現制瓷作坊、窯爐等相關制瓷遺跡,填補了山西地區無相關制瓷遺跡的空白,制瓷產業鏈完整,為研究北方地區古代制瓷工藝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二、發現的北宋窯爐Y1,其煙室的面積近占整個窯爐的一半,這種獨特的結構在國內尚屬首例,該窯極有可能掌握了利用窯爐余溫進行晾坯和燒制匣缽的關鍵技術,為制瓷工程技術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三、瓷器產品中北宋的簡約素雅與金代多姿多彩的藝術表現手法形成鮮明對比,充分體現了宋金制瓷風格的突變分野,為陶瓷考古及美學研究注入了新的比對資料。
      四、出土的北宋細白瓷,釉面瑩潤光勻,胎體致密度高,根據檢測結果,較低的助燃劑含量和高燒結度表明其燒成溫度可能極高,胎釉中鐵鈦雜質的含量低于1%,使其白度超越邢定白瓷。
      五、出土的金代瓷枕,在造型和裝飾上均獨樹一幟。據統計,全國宋金瓷枕中達到珍貴文物級別的有1786件,其中有168件為河津窯產品,比例約占9%,國外亦有多個博物館將其視為藝術品珍藏。固鎮窯址的發掘明確了此類瓷枕的燒造窯場。可謂“總道官哥汝定鈞,瓷枕還看古龍門”。

白釉剔花填黑纏枝牡丹紋八角枕

白釉剔花填黑纏枝牡丹紋八角枕

白釉剔地填黑文字枕殘片

珍珠地劃花牡丹紋腰圓枕

三彩剔花填黑牡丹紋六角枕

館藏河津窯瓷枕分布圖

收藏 推薦 打印 | 錄入:綠寶石 |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