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公巷窯的發現與發掘


張公巷窯橢圓平底內凹洗
張公巷窯址在汝州市區東南,經初步探查,窯址中心區面積約3600平方米。該窯址發現于2000年,同年春和2001年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兩次配合民房改建工程進行考古發掘,分別揭露10×2.5米探溝一條和8×5米探方一個,總面積65平方米。
清理出房基5座,灰坑28個,灰溝2條和陶質大口缸等遺跡,發現一些類汝窯瓷器殘片、窯具和素燒器殘片。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4年2月至4月對張公巷東、西兩側分別開挖8×8米和12×5米探方兩個,發掘面積124平方米,清理出不同時期的房基4座、水井4 眼、灶6個、灰坑79個和陶洗池1個,出土了一大批張公巷窯生產的完整或可復原瓷器和窯具。
此外,還出土了不少唐、宋、金元和明清時期的文物標本,取得了張公巷窯址考古的重大成果。
同年,張公巷窯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為準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7年6月開始,對張公巷窯址進行了第四次發掘。

二、張公巷窯的器形
張公巷窯的器形有深腹碗、弧腹碗、折沿弧腹碗、鼓腹碗、蓋碗、花口折腹圈足盤、折沿鼓腹圈足盤、直口鼓腹圈足盤、板沿平底盤、葵口平底盤、葵口板沿平底盤、四方束腰平底盤、圓形平底碟、板沿平底盞托、四方委角套盒、板沿隱圈足盆、圓形弧腹平底洗、橢圓平底內凹洗、橢圓裹足洗、撇口圈足壺、盤口折肩瓶、鵝頸鼓腹瓶、瓜棱腹隱圈足梅瓶、堆塑熏爐、枕、捉手器蓋和鳥獸器蓋等十余個器類二十多個品種。
帶圈足的器物以直圈足為主,裹足的較少,個別的似裹足又不太明顯,器底有支釘痕的絕大多數是非常規整的小米粒狀。

張公巷窯深腹碗
三、張公巷窯產品的釉色與胎質
從目前的發掘材料看,它既不同于汝州嚴和店窯、寶豐清涼寺窯的豆青釉,也有別于寶豐清涼寺汝窯的天青色。張公巷窯瓷器釉色可分為青綠、淡青、灰青、卵青和極少淡天青等。
常見的以薄胎薄釉為主,釉面玻璃質感較強。張公巷窯瓷器胎骨盡管變化不大,但比較復雜,有粉白、灰白、潔白和少量淺灰,幾乎不見汝窯香灰胎,胎質細膩堅實。


張公巷窯板沿盤
四、張公巷窯的燒造工藝
帶圈足的器物以直圈足為主,裹足的較少,個別的似裹足又不太明顯。
器底有支釘痕的絕大多數是非常規整的小米粒狀,支釘的多少與器物的形制、大小有關,常見的有三枚、四枚和五枚,六枚支釘的極少。四枚支釘支燒是張公巷窯的主要支燒工藝之一,這種支燒方法在清涼寺汝窯、東溝窯和同一時期窯口是不多見的。
部分碗、盤和各種瓶類器圈足上似施透明釉透胎,這些器物往往采用墊燒,也有少數支燒的。窯具以匣缽、墊餅、墊餅支燒和墊圈為主。匣缽有淺腹漏斗狀、深腹漏斗狀、淺腹筒狀和深腹筒狀四種,匣缽外壁涂抹耐火泥的占60%左右,這一點與汝窯有相似之處。

張公巷窯瓷器殘片標本
五、張公巷窯與清涼寺汝窯、大峪東溝窯、南宋官窯產品的異同
出現在兩窯的后期階段,說明汝窯被南宋官窯繼承的脈絡是很清楚的。張公巷窯與汝窯的燒造工藝和窯具相似,器物的造型、胎質、釉色差異較大。南宋郊壇下官窯和老虎洞官窯早期產品的造型汝窯化占主導地位,比如老虎洞官窯中的碗、盤、洗、套盒、板沿盆、盞托、梅瓶、鵝頸瓶、盤口折肩瓶、弦紋三足樽、器蓋等,與汝窯同類器幾乎完全一樣。帶有濃厚地方特色的產品大部分。
張公巷窯的器形與汝州大峪東溝窯相比差別較大,相同或接近的器形極少;值得注意的是,與南宋官窯相同或相近的器物相對較多。就燒造工藝而言,大峪東溝窯除了自身的特點以墊燒主外,支燒工藝有汝窯的因素,也有張公巷窯的因素。
六、張公巷窯的年代和性質
關于張公巷窯的燒造年代,目前有三種說法,北宋說占多數;其次,是金代說;個別學者認為張公巷窯的燒造年代是元代。無論北宋說、金代說還是元代說,其官窯性質,大家的意見是一致的、
2012年811月,開始了對張公巷窯址的第四次考古發掘工作。本次發掘,發掘面積不足100平方米,揭露灰坑21個,水井1眼,灰溝3條,房基2座。出土文物標本100余袋,出土完整和可復原文物30多件。
雖然,這次發掘沒有發現張公巷窯的標準地層,但地層疊壓關系清楚,從地層內出土的少量張公巷窯產品和,再次間接地證明了張公巷窯的燒造年大約不晚于北宋末年。值得注意的是汝窯的墊餅支燒見于汝窯的初期階段,而且這一時期的墊餅支燒不僅餅面厚重,而且支釘粗大,支釘與餅面容易脫落。到了汝窯的成熟期以墊圈支燒為主。
汝州大峪東溝窯有墊餅支燒也有墊圈支燒,這種燒造方法不足百分之三。從中可以看出大峪東溝窯的支燒工藝有汝窯的因素也有張公巷窯的因素。大峪東溝窯早期(金代)地層出土的一枚“建炎通寶”錢幣,表明該窯的燒造年代不早于金代,進而也說明東溝窯的燒造年代可能晚于張公巷窯。

巷窯鵝頸鼓腹瓶

巷窯盤口折肩瓶


形平底碟
綜上所述,對于張公巷窯的具體燒造年代,就現有掌握的地層資料看,張公巷窯的年代不早于北宋末年。張公巷窯的燒造時間可能晚至金代,隨著田野考古發掘資料的不斷豐富,對張公巷窯年代等相關問題的研究將會繼續走向深入。






張公巷窯出土的器物除有青綠、淡青、灰青、卵青外,也有淡天青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