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夏考古》1992年第三期發表了《寶豐清涼寺汝窯址第二、三次發掘簡報》,對清涼寺窯的創燒、發展和各個階段的文化面貌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并從地層上確定了汝窯瓷器的燒造年代。
【第四次發掘】

時隔9年后的1998年春,在河南文物局的支持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孫新民任領隊,郭木森、趙文軍任執行領隊,對清涼寺窯址開展了第四次考古發掘工作。

拍攝于寶豐清涼寺現場
發掘面積500平方米,揭露作坊3座,窯爐4座等遺跡,出土一大批民用白釉、青釉、黑釉瓷盒三彩類陶制品等。重要的是,在第一、第四燒造區(清涼寺村)交界處出土的御用汝瓷標本,比前三次發掘的總和還要多,為找到汝窯燒造區的位置有了初步認識。

故宮博物院著名古陶瓷專家耿寶昌等實地考察發掘現場
同年12月,清涼寺村委會干部李中敏提供線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立即派員現場調查,在清涼寺村農戶挖蓄水池的活土中,收集到一些御用汝瓷殘片,由此確定汝窯燒造區的大體位置。
【第五、六次發掘】

1999年汝窯燒造區試掘現場

試掘探方中出土的天青釉汝瓷殘片堆積層
199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汝窯燒造區進行了勘探和試掘,初步確定了汝窯燒造區的面積約4800平方米。試掘面積不足30平方米,在北宋晚期地層內揭露一處汝窯瓷器殘片堆積層,并發現了一定數量與燒制民用瓷不同的匣缽、支燒具等。

汝窯燒造區民房拆遷


《寶豐清涼寺汝窯址2000年發掘簡報》

汝窯中心燒造區臨時保護大棚

2000年汝窯中心燒造區北部發掘現場

汝窯燒造區中部揭露的汝窯瓷片堆積層
【第七、八次發掘】

汝窯中心燒造區考古發掘探方
2001年和2002年又進行了兩次發掘,揭露面積300平方米,清理出橢圓形窯爐5座、灰坑24個等遺跡。至此,汝窯中心燒造區的考古發掘工作告一段落。

《寶豐清涼寺汝窯》報告
【第九至十二次發掘】

2014年發掘揭露明代窯爐
2011至2014年,為配合汝官窯遺址展示館建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孫新民任領隊,郭木森、趙宏任執行領隊對汝窯中心燒造區周邊區域進行了四次發掘,共發掘面積近2000平方米。揭露的主要遺跡有窯爐、作坊、澄泥池、水井和灰坑等,出土遺物以素燒器為主。重要的是這些素燒器不少器形在御用汝瓷成品器中未見。除此之外,在汝窯中心燒造區的南部還發現了“類汝瓷”和明代窯爐,進一步豐富了清涼寺窯、清涼寺汝窯的研究內涵。

2012年出土素燒器殘片

2014年出土“類汝瓷”殘片
汝窯中心燒造區,共清理出窯爐20座,作坊3座,過濾池(淘洗池)、排水沉泥槽、澄泥池1組,灰溝3條,水井3眼,灰坑44個和排列有序的陶甕等,這些遺跡布局排列有序,地層疊壓關系清楚,為汝窯的創燒到成熟提供了完整系統的實物資料。

窯爐

窯爐20座。馬蹄形窯爐7座,為汝窯創燒時期;橢圓形窯爐13座,為汝窯的成熟時期。其中12座保存較好。馬蹄形窯爐,位于發掘區的西北部,呈拐尺狀分布,編號分別為Y2,Y3,Y4,Y5,Y8,Y10和Y14。

4號窯爐火膛內草木灰堆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