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淄博窯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北方最早的青瓷產地,初建于歷史上的北朝時期??v觀淄博古陶瓷發展的歷史,各時期古窯存續關系明確,窯址集中,銜接有序,綿延不絕,這在中國陶瓷史上是不多見的。由此可見,淄博窯應是獨立發展起來的相互沿襲和自成體系的窯群系統。淄博古代陶瓷業的輝煌成就,是淄博先人對中華文明的偉大貢獻;厚重的淄博陶瓷文化,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根據考古發現,窯址一處在寨里,燒造青瓷,年代為北齊,是目前已發現的南北朝時期北方唯一的青瓷窯址。另一處在磁村,始燒于唐而終于元代。唐代以燒黑瓷為主,宋代燒白瓷 ,金代有白地黑花、白釉紅綠彩、絞胎等品種。其產品特征是:
(1) 北齊時期產品:胎體一般較薄,胎質粗,色帶灰白;釉色深淡不同,有青褐色的,也有青黃的;釉面厚薄不勻,雜有黑色斑點,后期采用二次上釉法,釉層加厚,明亮光澤;器物以碗、盤、缸為主,造型與南方青瓷略同,但修坯不太細致,底足多挖成凹形;裝飾主要是刻劃蓮瓣紋和同心圓紋;采用三足支釘疊燒,器物內心留有三足支釘痕。
(2) 唐代產品:黑瓷釉色瑩潔滋潤,色黑如漆;器物以碗為多,還有壺、罐、爐、瓶等,葫蘆瓶造型獨特,大底,頸肩之間無雙系;器物底部均為平底,有的中心微內凹,底足厚,有的厚達2厘米以上。

茶葉末釉碗 宋代

黑釉線條壺 金代

白釉黑花盆 元代 淄川坡地窯出土

黑釉碗 元代
(3) 金代產品:裝飾出現蓖劃紋;碗心都有一圈刮釉。

鐵銹花釉梅瓶 宋代

雨點釉碗 宋代

青花褐黃彩扇形枕 清代

青釉蓮花尊 北朝
其實淄博窯的燒造歷史很長,是我國北方最早燒制青瓷的唯一窯口。歷史上淄博窯燒造了大量的精品美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北朝淄博寨里窯燒造的青瓷仰俯蓮花尊非常精美。在這些受到佛教影響燒造的大量類似產品中還有劃花、貼花的罐、瓶等,都是異常精美的,到了隋唐五代宋金時期,淄博窯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當時受外來文化的影響,特別是波斯文化的影響,生產了許多黑釉、白釉、青釉器物,還產生了雨滴釉、茶葉末、紅綠彩、絞胎、孔雀藍、三彩等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