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境內越窯以外著名瓷窯。窯址在浙江金華。唐陸羽《茶經》列其為青瓷窯第三。始于三國,唐宋時窯場遍于金華、蘭溪、東陽、永康、武義等縣,至元代仍有窯場繼續燒造。婺州窯西晉晚期開始使用紅色粘土做坯料,燒成后胎呈深紫或深灰色。由于使用白色化妝土,釉層滋潤柔和,釉色在青灰或青黃中微泛褐色。釉面開裂,并有奶黃或奶白色晶體析出,是婺州窯青瓷特有現象。宋婺州窯精品中,還有青翠、豆青、草青、粉綠等色,并有光澤感。婺州窯歷代制品屬民間用瓷,器類少于越窯,主要是盤口壺、罐、盆、碗、瓶等日用器皿,多數制作較為粗糙。三國西晉時曾生產豬圈、水井等明器,唐以后生產過多角瓶、堆紋瓶等明器。瓷器造型類似越窯、甌窯,風格在樸實大方;裝飾簡樸,均為刻劃花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