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刀山青瓷窯址位于古銀錠湖南部,今慈溪市匡堰鎮乾炳村開刀山北麓。古銀錠湖早年干枯,已辟為良田。
該窯址堆積豐厚,面積達4900平方米,其燒造時代為北宋晚期至南宋。從遺存情況看,存在著兩種不同類型制品遺存的混合堆積,不少實物標本證實為同窯混合裝燒。第一類產品的工藝特征為傳統的越窯制品。器型有碗、罐、瓶、盞、盤、盒、花盆、三足爐、鳥食缸、器蓋、器座等;胎質灰白,釉層薄,普遍灰暗,透明度差,釉色以青黃居多,還有青灰等;刻劃花簡單粗獷,花紋有蓮瓣紋、荷花、水草花、雙蝶紋等;器物主要用明火燒成,少數使用匣缽,此外,還應用了在外壁刻劃花紋的直口深腹碗內放置坯件,上覆一圈足盤的套燒工藝。第二類制品在工藝特征和面貌風格等方面與越窯傳統制品有著明顯的差異,而與南宋官窯制品有諸多相同之處。器型有瓶、尊、鬲爐、花盆、觚、盤、鳥食缸、器蓋等,仿古器物占有相當比重;胎骨灰白,與越窯制品相同,也有淡紫色的薄胎器;釉色均為淡青,似乳濁狀,有細密的小氣泡,不透明,釉色深淺不一,有玉質感,釉層有厚薄之分,厚釉器是經過多次上釉而成;器物大都用匣缽組裝,也有少量的明火裝燒,滿釉器為支釘墊燒,露足器用墊餅墊燒。其中用新工藝燒造的產品,制作精細,造型優美,可與官窯器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