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墅窯址,在臨海古城街道許墅村,位于村口東面山咀頭的南麓。外約350米處即靈江,與梅浦窯址隔江相望。1956年,臨海箱版紙廠建廠測量時發現,同年由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朱伯謙先生主持進行了發掘清理。 許墅窯始燒于唐未五代初,盛于北宋中晚期。
從出土的標本來看,許墅窯的器物種類豐富多樣,以碗、盤、蓮花盂、杯、罐、壺、器蓋、燈盞和盞托、粉盒、熏爐等為主。胎體輕薄致密,制作規整,特別以仿金銀器風格的盤杯,造型精細雅致,玲瓏端巧。裝飾技法有刻、劃、刻劃并用、鏤孔等,以劃花最為多見。紋飾的題材有荷花、蝴蝶、牡丹、蓮瓣、纏枝花草、飛鳥等,刻劃技巧嫻熟、細膩,一般飾在碗、盤的內壁。另一種把花鳥以刻劃結合的手法裝飾在盤內,更具寫實意味。此外,把深淺凸起的蓮瓣裝飾在杯、盤的外壁。更達到了浮雕般的藝術效果。纖細的纏枝蔓草刻劃得回旋流暢。用錢紋和纏枝菊結合的紋樣,鏤雕制作的香熏,像一件完美的藝術品。特別值得一提是臨海許市窯的釉色清亮、勻凈、碧綠。有專家認為許市窯器物的釉色,是青瓷器物釉色“似一泓清漪的春水般湖綠色”比喻的最好注腳。更有專家提出“許墅窯雖然并不起眼,但很有可能是法門寺秘色瓷的產地之一”。
許墅窯的青瓷,是造型、裝飾、釉色完美結合的產品,它反映了當時窯工們高超的制瓷技藝和燒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