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落成的祝甸古窯文化園所在的水鄉錦溪,可謂人杰地靈,古韻悠長,這里歷來盛傳這樣一個說法:“三十六頂橋,七十二只窯”。據記載,錦溪窯業始于明代,發展于清代,并在這一時期迎來鼎盛。這里曾經遍布制作金磚的窯廠,其金磚文化和古窯文化也成為錦溪歷史文化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11月8日,作為昆山首批11個鄉村旅游發展試點村之一的錦溪祝甸村迎來了重大時刻,這一日,祝甸古窯文化園舉行了隆重的開園儀式。意味著,昆山力圖將祝甸打造成為磚窖文化體驗鄉村休閑綜合體的第一步已經完成。

據了解,新落成的祝甸古窯文化園所在的水鄉錦溪,可謂人杰地靈,古韻悠長,這里歷來盛傳這樣一個說法:“三十六頂橋,七十二只窯”。據記載,錦溪窯業始于明代,發展于清代,并在這一時期迎來鼎盛。這里曾經遍布制作金磚的窯廠,其金磚文化和古窯文化也成為錦溪歷史文化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祝甸現存明清古磚窯十余座
首先,可能很多人不禁會問,何為“金磚”?金磚也稱御窯金磚,是中國磚文化的最佳物質載體,代表了皇權對磚這一建筑材料的最高要求,可謂是中國傳統窯磚燒制中的珍品。金磚因其尺寸較大,質如墨玉,“其聲敲之如金玉石磬”,加工周期長達“凡百三十日”而更加令人嘆為觀止。以土為坯,以木為燃,以火為窯,以水為窨,以金為質,華夏名磚集五行之大成者,非金磚莫屬。
據記載,在歷史上,錦溪的男子多以燒窯為業,且有較為細致的流程分工。這些磚窯大都由殷實人家投資興建,后招募勞力,手工操作。而且,對于窯址的選擇,極為講究,必須建于交通方便的河道沿岸,以便船戶裝卸搬運。

值得一提的是,錦溪窯業大都集中在蒼茫一色的長白蕩西側,一座三面環水、景色秀麗的濱水村落——祝甸村,這里有著悠久的燒磚歷史,現存明清古磚窯十余座。此外,祝甸古窖址群也是江蘇省境內分布密度最為集中的一組古窯址群。

每座歷經世事變遷的古窯都由一根煙囪、一個小土山一樣的主窯體和一個窯房組成,窯房直對著浩瀚的長白蕩,此時看來古窯猶如一葉帆舟,在水一方。
延續千年不息的錦溪窯火
如今,生產金磚的古磚窯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已不復存在,而昆山卻因對古窯文化的特殊情感,建成了祝甸古窖文化園,延續著千年不息的錦溪窯火,使江南古窯的原貌獲得了一份美好的收藏。

2015年10月,由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擔綱設計的錦溪祝甸古磚窯文化項目正式開工。項目分一期磚窯主體改造和二期民宿酒店建設兩部分。磚窯主體改造建筑面積為1650平方米,目前已完工。其實,這樣的保護性改造,也正使得具有濱水生態和磚窯文化雙重優勢的村落重煥生機。

據了解,祝甸古窖文化園是由昆山市城投集團投資2000萬元,在不改變原有結構和風貌的前提下,對磚瓦廠進行加固處理和創意改造,并植入眾創空間、培訓學校、餐飲休閑等功能,集KAB青年創業孵化中心、旅游創業大賽、旅游項目孵化、文創基金引進、非遺文化展示等于一體的江南水鄉文化創意產業園。

此外,其還在磚瓦廠集體建設用地上新建10棟與周邊村莊民居風格一致的民宿,帶動村民對自有建筑進行自發地保護與更新,展現昆山鄉村旅游的新風貌。該民宿項目預計今年12月建成投運。
屆時,此處將變身成為一個磚窯文化體驗鄉村休閑綜合體,將KAB青年創業孵化(昆山)中心、磚窯文化體驗、特色民俗、農事體驗結合于一體,實現傳統與現代碰撞。
開園簽約項目助力昆山旅游打造“國際范兒”
在旅游業逐步上升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的大背景下,昆山旅游再揚風帆,開啟新的航程。在7月舉行的中國共產黨昆山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提出:未來5年,昆山將努力成為具有江南水鄉特質的國際文化旅游休閑度假勝地。
據了解,11月初,錦溪祝甸古窯文化園正式開園當天,共簽約旅游項目14個,投資總額達21.65億元。同時,落戶在祝甸古窯文化園的鄉伴創客學院總部基地和鄉創WAKA學院正式揭牌。這些新項目、新載體將為昆山旅游業發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并將成為昆山旅游新的亮點和品牌,助力昆山打造具有江南水鄉特質的國際文化旅游休閑度假勝地。
實現這一目標,昆山還要發揮好得天獨厚的四大優勢。
首先,發揮好區位優勢。昆山地處中國經濟最發達的長三角經濟圈核心區域,東靠國際大都市上海,西依歷史文化名城蘇州。緊鄰3大機場,5條高速貫穿東西南北,2條高鐵橫貫市域,1條軌道與上海同城,迪士尼溢出效應明顯。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要增加有效供給,昆山旅游就可以零距離對接全國最具活力的旅游消費市場。
其次,發揮好資源優勢。昆山擁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周莊、錦溪、千燈,非物質文化遺產昆曲,文化底蘊深厚;擁有淀山湖六如墩村等31個特色村,保留著原有的歷史風貌和鄉土特色。這些資源可塑性強,部分只需輕度開發就能轉化為旅游產品。
再次,發揮好環境優勢。昆山河網密布,水域面積8000余公頃,擁有陽澄湖、淀山湖等大小湖泊20多個,城市綠化覆蓋率已達45%,是江南地區絕無僅有的一片“凈土、凈水、凈空”。就在今年年初,昆山成為全國首批7個“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之一,并作為亞洲地區唯一受到國際水協會邀請演講的城市,在會上分享昆山發展綠色經濟方面的技術和理念。
最后,發揮好服務優勢。讓以“依法、高效、特色”為核心的“昆山服務”這塊金字招牌,始終在“親商、安商、富商”方面發揮出巨大的服務品牌效應;制定出臺《昆山市旅游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等政策,對旅游綜合體項目、試點村旅游開發項目、民宿建設等加大資金鼓勵和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