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在今江西景德鎮,故名。據文獻記載始燒于唐玄德年間,但目前考古發現瓷窯遺址,最早為五代,燒青瓷和白瓷。宋代燒制青白瓷。元代青白瓷繼續燒制,并創燒青花、釉里紅及卵白釉瓷。明代一躍成為全國瓷器生產中心,明清兩代燒制青花、彩瓷及單色釉瓷,成就卓著,名聞暇耳。

南宋 景德鎮窯青白釉刻劃纏枝花卉紋大瓷梅瓶

元 青花云龍趕珠纏枝牡丹紋帶蓋大罐

明永樂 霽紅暗龍紋高足碗
洪州窯:在今江西豐城縣,唐代屬洪州,故名。是唐代六大青瓷產地之一。始燒于東晉,終于晚唐。

南北朝 洪州窯渣斗
白舍窯:在今江西南豐縣白舍,故名。燒瓷于宋元,專燒青白瓷。
七里鎮窯:位于江西贛州東郊七里鎮而名。始燒于晚唐,盛于兩宋,終于元。前后延續三百多年歷史。窯址范圍在東西寬約一公里的范圍內,有窯址堆積十六處,面積達三千多平方米,是江西省目前發現的一處規模最大,燒制歷史最長的宋元古窯場。七里鎮的產品有青釉,白釉,影青釉和黑釉等品種。
樂平窯:因窯址在江西省樂平縣而名。燒造年代在明嘉靖前后。
吉州窯:在今江西吉安永和鎮,隋至宋屬吉州,故名。又稱“永和窯”。創燒于五代,興盛于南宋,元 末停燒。燒瓷品種繁多,有青白瓷、青瓷、黑瓷、醬色釉瓷、綠釉及白地黑花等。

宋 吉州窯黑釉木葉天目茶盞
白滸窯:西省臨川縣白滸渡一帶,故名"白滸窯"。燒造年代為南朝至宋代。
豐城窯:在今江西豐城寺前山一帶,故名。始燒于東晉,歷經南朝至唐代, 早期所燒器物與江西地區東晉、南朝墓葬出土物近似。
贛州窯:在今江西贛州,故名。始燒于宋代,燒青白瓷,有刻花紋飾; 元代燒青白瓷、黑釉及龍泉釉。
南豐窯:在今江西南豐,故名。最早見于元代蔣祁《陶紀路》一書, 謂與景德鎮競爭者有此窯。六十年代發現,七十年代再作調 查,判明為專燒青白瓷單一品種的瓷種。始燒于宋代,所燒 器物以盤碗為主,尚有注壺、盞托、盒子與枕,裝飾以刻花居多,有剔刻月梅紋的,有醬口刻花碗,為其他青白瓷窯所不見。

宋至元 南豐窯青白釉刻花紋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