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位于江西省東北部,地形以中低山和丘陵為主,四周群山林立,江河縱橫,制瓷資源十分充足。其地上的燒瓷燃料、地下的制瓷原料以及昌江上的繁忙商船,鑄造了瓷都景德鎮的千年輝煌。

第一節 燒瓷燃料
景德鎮地處山區,植被茂盛,燒瓷燃料豐富,主要分為松柴、槎柴及木炭三種。松柴,即馬尾松,具有油脂多、火焰長經久耐燒的優點,專門用于燒造細瓷;槎柴指松枝及其它雜枝,多用來燒制粗瓷;大炭則專門用來低溫焙烤釉上彩瓷。

高嶺土
第二節 制瓷原料
古代,景德鎮制瓷原料主要分布在南河流域。其品種繁多,既有制胎原料瓷石和高嶺土,又有制釉原料釉果和釉灰,還有制匣原料耐火土等。這些制瓷原料蘊藏量巨大,品質優良,其中,尤以高嶺土著稱于世。

瓷石
一、瓷石的開采與加工
瓷石,是一種石質原料,由石英、長石、絹云母和高嶺石等礦物組成,化學成分主要有氧化硅、氧化鋁以及氧化鉀、氧化鈉和氧化鐵等元素。瓷石經粉碎、淘洗后,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干燥強度,可以直接用來制瓷。南河流域的進坑、南港和三寶蓬、小南河流域的柳家灣和寧村以及東河流域的壽溪塢等地自古便盛產瓷石。
二、高嶺土的開采與加工
高嶺土是一種主要由高嶺石組成的三氧化二鋁較高的軟質粘土,可塑性和粘結力較差,不能單獨成瓷。但是,其耐火度極高,達1735℃,是重要的制瓷原料。它最早發現于元代景德鎮麻倉山,至明萬歷初年,麻倉土枯竭,則開始改用景德鎮高嶺山的高嶺土。清乾隆后期,高嶺土封禁,景德鎮不得已采用外地的高嶺土。
三、釉果與釉灰
釉果是一種耐火度較低的瓷石,堅硬,淡綠色或灰白色,不宜制胎,多用于配釉。景德鎮傳統釉料歷來都是以釉果為基礎、以釉灰為主要熔劑調制而成,俗稱灰釉。瑤里、高嶺、三寶蓬等地均有出產,其中,以瑤里的釉果最佳。
四、匣缽土及匣缽
匣缽土,即一種耐火土,分成白土、老土和子土三種,主要出產于景德鎮高砂、馬鞍山、里村和官莊以及樂平朱家山。做匣時,將三種土調和在一起并用,就可制成匣缽。匣缽實為充分利用窯室空間、確保產品外觀質量的一種裝坯入窯燒造的容器,分成大器匣缽、小器匣缽和桶形匣缽三種,其中,大器匣缽,景德鎮于唐代開始使用,主要裝燒較大的碗、盤類圓器,而且是一匣一坯裝燒;小器匣缽,景德鎮于明代開始大量使用,可裝燒多件較小的圓器;而桶形匣缽只能裝燒一件瓶、壺類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