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在大冶市保安鎮磨山村修建水渠時,挖掘出了大量陶器碎片,沿著長長水渠的土坡邊零星散步著類似瓦罐類的陶器,越往里走碎片越多、甚至出現不少幾乎完整的器物。“這肯定是古董!”不少村民開始搶拾將這些器物。
市文物局得知消息后,當天就趕赴現場,將這片區域保護起來。經兩次現場勘查,專家們初步判定出土器物為高溫釉陶,出土點為一處窯址群,初步判定年代在唐宋時期。現場面積大約2萬平方米,隨后又發現兩處。據專家介紹,該窯址主要分布在保安鎮磨山村繡花墩和王家咀對面山一帶。
繡花墩片區位于磨山村村委會東北一百多米處,據考古專家介紹,該區域為一高出地面約4米的長條形臺地,東西走向,窯址在臺地的南面和西北面,初步判斷有兩個窯址點,大約1.2萬平方米。窯址一在繡花墩南面,一條公路從窯址南部東西向貫穿,該窯址正是修水渠時發現的;窯址二位于繡花墩西北,相對窯址一出土量較少,窯址暴露點一直向東為一長約百米的脊形臺地,高度疑似龍窯窯址;窯址三位于王家咀灣對面的山上,但窯址上因農田改造、土地平整等人為因素,破壞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