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鎮窯燒制成的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瓷器,并風靡國內外,至南宋時形成了以景德鎮為中心的南方青白瓷系,除景德鎮外,安徽、福建、湖北、廣東、廣西等地都有燒青白釉瓷器的窯場。廣西省的窯址包括:
藤縣窯:晚唐至宋代瓷窯。宋代專燒青白瓷的窯場位于中和圩,器物有碗、盤、碟、盞、盒、壺、缽、燈、爐、枕等,胎體薄,質細膩,釉質瑩潤,釉色偏白。裝飾采用劃花、印花,多飾于碗內。
容縣窯:宋代瓷窯。燒青白瓷的窯址位于縣城以西,器型中以碗最多,此外還有杯、盞、盤、壺、缽等。裝飾方法采用刻、劃,刻花紋樣有菊瓣紋、蓮瓣紋,常見于碗、杯、爐等器物;劃花多飾于碗、盤內。
北流窯:宋代瓷窯,以燒青白瓷為主。此處青白瓷釉色偏白,外施釉至足底,圈足矮淺。素面器物有碗、盤、碟、杯、瓶、壺、罐,印花裝飾多飾于碗內。紋飾有纏枝花、折枝花、鳳紋、海水魚紋、魚穿蓮花和嬰戲紋。此外還有少量青白釉施褐彩小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