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賞讀賴德全、楊秋寶重大歷史題材大型瓷板畫
由我市著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賴德全和上海知名畫家楊秋寶聯(lián)袂共同承擔、創(chuàng)作的大型重大歷史題材瓷板畫《紅色記憶》,
展現(xiàn)給觀者是一種強大的視覺沖擊力。
是當代藝術家重塑歷史真實、喚醒個性,
永遠銘記為中華民族的解放而英勇奮斗的先賢英烈們的藝術創(chuàng)造,
是新形勢下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洗禮。
《紅色記憶》表現(xiàn)的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翻越雪山,
走出草地的壯麗畫面。整個畫面真實地再現(xiàn)了紅軍將士克服重重阻礙,
靠著堅定的革命信念和頑強的革命意志,
先后翻越了10多座海撥4000米以上的雪山,
走出人跡罕至、氣候變化異常的荒灘草地“三軍過后盡開顏”的歡樂激動場景。
過雪山草地,是長征途中艱苦卓絕、雄偉壯烈,堪稱人類奇跡的一段征途。
其經(jīng)歷的時間最長,達一年零六個月,占紅軍長征時間兩年的五分之三強;
參加人數(shù)最多,一、二、四方面軍達12萬之眾;
戰(zhàn)斗的艱險,付出的犧牲,創(chuàng)造的奇跡最震憾人心;
紅軍的精神,信念、勇氣、膽略、智慧和組織紀律性,
成為了革命品質的光輝典范,成為了中國人民和人類社會共同的寶貴精神財富。
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兩位大師將傳統(tǒng)的筆墨技法和光影明暗的西畫元素相結合,
潑彩、勾勒、皴擦、拼貼相結合,
皚皚的雪山、茫茫的草地、遠飛的大雁陪襯著一個個鮮活寫實的人物。
在線與面的節(jié)奏感中,
沒有領袖人物畫面的各個紅軍將士圖像的視覺感更加生動,
更加強化。遠景的雪山,近景的草地,伴隨著動態(tài)的紅軍長征隊伍,
使畫面的不同角度既有象征意義,又有寫實特點,不同的亮點吸引著觀眾的眼球,引導觀眾欣賞時有思索,肅然起敬。
《紅色記憶》大型瓷板畫,從立意、品位、氣勢,到內涵、筆墨,
無疑是兩位大師奉獻給全國觀眾的一幅反映當代中國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杰作。
該畫寬400厘米,高168厘米,畫幅真實感極強,
觀之令人有身臨其境之感。作者大膽運用大俯視、散點透視結合的手法,
整個畫畫不但氣勢恢弘、場面宏大、人物眾多、視野開闊;
而且主題鮮明、內涵豐富、結構嚴謹、筆墨酣暢,
是一幅極為珍貴的革命歷史畫卷,具有很高的收藏和觀賞價值。

紅色記憶·潑彩瓷板 400×168CM【賴德全與楊秋寶合作】

紅色記憶之延安·潑彩瓷板 242×120CM【賴德全與奚文淵合作】

紅色記憶之井岡山·潑彩瓷板 242×120CM【賴德全與奚文淵合作】
江西井岡山,紅色的山,高山幽壑,飛瀑深澗,杜鵑花開,“朱毛”相伴偉立,烽火連天打江山,“朱毛”永遠不分家,也正是這個不分家,才有了今天的中國大家。踏上和目睹這片紅土地,五百里井岡的每一座山、每一片杜鵑花、每一間老房屋,每一片翠竹林都會告訴你曾經(jīng)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

紅色記憶之橘子洲頭·潑彩瓷板 110×58CM【賴德全與奚文淵合作】

紅色記憶之黃河·潑彩瓷板 170×82CM【賴德全與奚文淵合作】
黃河,母親河,民族魂,
在作者奔放凝重的筆下仿佛聽見她有力的脈搏,
震撼的聲音。
一代偉人立足黃河岸邊,
身披樸素的外套,
手夾香煙,
魁梧的身軀和眼神彰顯雄才偉略,
浪漫之情懷。
他凝視著歷史的天空,
傾聽著母親河的怒吼和希望,
建國大業(yè)、民族復興、屹立東方在博大的胸中已成決勝之畫卷。


信天游·潑彩瓷板 170×84CM 【賴德全與楊秋寶合作之一】

飲水思源·潑彩瓷板 112×57CM 【賴德全與楊秋寶合作之二】

倒拔垂柳·潑彩瓷板 113×48CM 【賴德全與楊秋寶合作之三】
話說魯智深到大相國寺看菜園子,
附近住著二、三十個潑皮來鬧事,
被魯智深嚴懲,
嚇得他們跪地求饒。
第二天,潑皮們買些酒菜來賠禮,
為了收服從潑皮,
他當眾脫衣拔柳,
但見左手向下?lián)ё涓桑?/span>
右手把住樹的上半截,
腰往上一挺,
整棵樹連根拔起。
眾潑皮目瞪口呆,
忙跪地拜魯智深為師。
畫面雷霆氣勢,
雄風橫掃,
地抖碟晃,
人物刻畫入木三分、栩栩如生,
不失為大師難得之人物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