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窯創燒于明代,延燒至今,是宜興地區目前仍以傳統方法燒造陶瓷的唯一一座古龍窯,被稱為宜興最后的活龍窯。
古龍窯掩映在前墅村的村落里,周圍都是普通人家。該龍窯利用自然山坡建成,遠遠望去,像一條蜿蜒而上的巨大長龍,所以稱龍窯。龍頭在下,龍尾在上,呈32度斜角,它的燒制原理是可以讓火自下而上自然升溫,非常節能。窯尾還在燒著,窯頭就可以出窯了,出空的窯位又放入新的泥坯,利用余熱進行干燥加熱。
前墅龍窯通長 43.4米,窯身外壁寬約3米,內壁底部寬約2.3米,高約1.55米。窯身左右投柴孔(俗稱鱗眼洞)42對。西側設裝窯用壺口(窯門)5個。燃料主要為煤、松、竹枝等。現產品主要以盆、甕、罐、壺等日用粗陶為主,間燒少量紫砂器,是宜興地區目前仍以傳統方法燒造陶瓷的唯一一座龍窯。2006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雯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