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河南密縣,故名。始燒于唐而終于金,品種較多,有白瓷、黑瓷、黃瓷、青瓷及珍珠地劃花。
其特征是: (1) 唐、五代以燒白瓷為主,胎較粗糙,普遍使用白化妝土,以增加釉層白度。器物以碗、盤、壺等生活用具為主,碗多唇口外侈,圈足平面寬、淺,足外側 邊棱用刀削去;壺頸較寬,柄與口沿齊平,均具有唐代特征。 (2)晚唐、五代創用珍珠地劃花裝飾,至宋代流行,紋飾具有仿唐金銀器鏨花 工藝特征。 (3)還燒制白地黑花瓷,瓶、壺等器物上多畫簡潔的花草紋,畫花紋的較別致 ,是此窯獨創。 (4)采用三岔形支具墊燒,有的器底留有3個支燒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