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中國陶瓷發(fā)展的黃金年代,除了舉世聞名的五大名窯及八大窯系以外,還有許許多多的瓷窯,例如:江西吉州窯,河南鶴壁窯、當陽峪窯、扒樹窯、登封曲河窯、廣東西村窯、潮州窯,廣西永福窯等等。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瓷器的發(fā)展,為宋代制瓷業(yè)的輝煌寫下了光輝的一筆。
吉州窯在今江西省吉安縣、永和縣交界處,創(chuàng)燒于晚唐而盛于宋代,鼎盛于南宋,為宋代江南地區(qū)著名的民間瓷窯之一。吉州窯燒瓷品種繁多,地方特色濃郁,有青釉、黑釉、乳白釉、白釉繪彩、醬釉、綠釉等。其中以黑釉瓷最為著名。
黑釉不是引人喜愛的釉色,歷代產(chǎn)量都不多,到了宋代,為了觀茶色和斗茶風尚的需要,才大量燒制黑釉茶盞。
吉州窯很講究裝飾,它采用剔花、印花、彩繪、剪繪、貼花和堆塑等多種裝飾方法。尤以茶盞的木葉紋和黑釉剪紙貼花鳳鳥、梅枝等紋飾為突出。木葉紋是吉州窯的創(chuàng)燒產(chǎn)品,利用天然樹葉為標本,將其貼在坯體上,然后施釉,入窯燒制后樹葉的脈絡便清晰地留存在器物上,圖案清新極具自然情趣。代表器物如吉州窯燒制的黑釉木葉碗。
黑釉剪紙貼花亦是吉州窯瓷器的一大特色,其紋樣有花卉、鸞鳳、鴛鴦、奔鹿、雙碟、蘭、菊、竹等;有象征春天即將來臨的梅花,梅花又有折枝梅、團梅等;有用“金玉滿堂”等之類吉語文字組成圖案的剪紙,將剪紙貼在黑釉上,再施釉燒制,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剪紙紋,其圖紋清晰、活潑、自然、樸實。彩繪瓷的紋飾多以花、草、蟲、魚、獸、山水為題材,周邊多飾以回紋。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