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口窯在甘肅省的平?jīng)鍪腥A亭縣的安口,因名。舊有“隴上窯”之稱。始燒于唐代,宋元時(shí)期以燒制黑瓷“鐵銹花”和青瓷。至明清燒制黑陶與白陶,以粗缸,粗碗等日用器為主。
安口舊民謠
走了一回安口窯,
拾了個(gè)爛沙鍋,
拿回家娃娃多,
就把鍋打了。
走了一回安口窯
戴了個(gè)爛草帽,
戴回家掛窯口,
鳥兒當(dāng)了窩。
走了一回安口窯穿了件破棉襖,
半路上狗追我,
撕著棉花跑。
走了一回安口窯
見得真是多,
缸扣缸當(dāng)院墻,
瓷器摞成摞。
走了一回安口窯;
見得特別多,
麻桿摞成山,
麻繩長如河。
走了一回安口窯,
見得真是多,
煤炭滿汭河呀,
到處黑窯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