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款,是在書畫和陶瓷作品主體內容完成后,作者的簽名、簽印、年月、軒號等,以示作品的完整性。
自用落款可以寫上自己姓名,再加上雅屬、雅賞、雅評、雅鑒、雅存、珍存、惠存、清品、清屬、清賞、清玩、博鑒、大雅、一笑、笑存、笑鑒、屬、鑒、玩等詞語。
還可以根據喜好用上年份月份,一般會使用傳統天干地支表示年份,如若愿意加上季節,那還有一些別稱,如春的別稱有陽春、芳春、青陽、艷陽、陽中、三春、九春等。夏的別稱有朱夏、朱明、昊天、長嬴、三夏、九夏。
秋的別稱有素秋、金秋、商秋、商節、素商、素節,金天,高商、三秋,九秋,冬的別稱有寒冬、安寧、玄英、三冬、九冬等。
如果要記月份,則有更多選擇,舊歷月的別稱尤為復雜,而且有種種不同的來歷。歸納起來,每個月的別稱大略如下:
一月
正月、端月、初月、征月、早月、太月、揚月、陬(zōu)月、十三月、春陽、初陽、首陽、孟陽、孟陬、肇(zhào)春、端春、初春、早春、上春、新正、月正、開歲、發歲、肇歲、三之日、孟春、太簇、寅(yǐn)月等。
二月
如月、杏月、麗月、令月、仲陽、四之日,仲鐘、大壯、酣春、仲春、夾鐘、卯(mǎo)月等。
三月
蠶月、桃月、桃浪、花月、嘉月、夬(jué)月、禊(xì)月、桐月、三春、暮春、晚春、杪(miǎo)春、末春、雩(yú)風、季春、姑洗、辰(chén)月等。
四月
乏月、槐月、仲月、麥月、清和月、陰月、余月、槐夏、首夏、初夏、維夏、正陽、純陽、麥候、孟夏、中呂、巳月等。
五月
蒲月、榴月、皋(gāo)月、惡月、郁蒸、小刑、鳴蜩(tiáo)、仲夏、午月等。
六月
且月、荷月、季月、暑月、伏月、焦月、三夏、暮夏、晚夏、杪夏、極暑、溽暑、溽月、精陽、季夏、林鐘、未月等。
七月
巧月、瓜月、霜月、相月、涼月、初商、肇秋、初秋、首秋、早秋、新秋、上秋、孟秋、夷則、申月等。
八月
壯月、桂月、獲月、正秋、桂秋、仲商、仲秋、南呂、酉月等。
九月
玄月、菊月、詠月、朽月、暮秋、晚秋、杪秋、窮秋、涼秋、三秋、暮商、季商、杪商、霜序、季白、季秋、無射、戌月等。
十月
良月、吉月、陰月、露月、正陽月、坤月、小春月、小陽春、開冬、上冬、初冬、孟冬、應鐘、亥月等。
十一月
辜月、葭(jiā)月、寒月、雪月、龍潛月、一之日、中冬、仲冬、黃鐘、子月等。
十二月
冰月、臘月、嘉平月、嚴月、涂月、暮節、星回節、窮節、窮紀、暮歲、暮冬、窮冬、杪冬、嚴冬、殘冬、末冬,二之日,臘冬、季冬、大呂、丑月等。
季令
春:陽春,青春,三春,九春,芳春,青陽,艷陽,陽中。
夏:朱夏,三夏,九夏,昊天,長嬴,朱明。
秋:金秋,商秋,素科,三秋,九秋,素商,素節,高商,商節,金天。
冬:三冬,九冬,寒冬,安寧,玄英。
中國畫的題款除講究詩情畫意外,一般書年號一般用中國歷干支(歲陽、歲陰) 題款,至于季令,月令,時令、節令,異名甚夥,代相沿用,遂成風尚。特別是古書畫多采用歲陽、歲陰(即所謂大干支),故列表附于卷末,以備檢索。
干支:
甲子(閼逢 困敦)
乙丑(旃蒙 赤奮若)
丙寅(柔兆 攝提格)
丁卯(強圉 單閼)
戊辰(箸雍 執徐)
已巳(屠維 大荒落)
庚午(上章 敦戕)
辛未(重光 協洽)
壬申(玄 難)
癸酉(昭陽 作噩)
申戌(閼逢 閹茂)
乙亥(旃蒙 大淵獻)
丙子(柔兆 因敦)
丁丑(強圉 赤奮若)
戌寅(箸雍 攝提格)
己卯(屠維 單閼)
庚辰(上章 執徐)
辛巳(重光 大荒落)
壬午(玄 敦戕)
癸未(昭陽 協洽)
甲申(閼逢 君灘)
乙酉(旃蒙 作疆)
丙戌(柔兆 閹茂)
丁亥(強圉 大淵獻)
戊子(箸雍 困敦)
己丑(屠維 赤奮若)
庚寅(上章 攝提格)
辛卯(重光 單閼)
壬辰(玄 執徐
癸巳(昭陽 大荒落)
甲午(閼逢 敦戕)
乙未(旃蒙 協洽)
丙申(柔兆 君灘)
丁酉(強圉 作噩)
戊戌(箸雍 閹茂)
已亥(屠維 大淵獻)
庚子(上章 困敦)
辛丑(重莊 赤奮若)
壬寅(玄 攝提格)
葵卯(昭陽單閼)
甲辰(閼逢 大荒落)
乙巳(旃蒙大荒落)
丙午(柔兆郭)
丁未(強 協洽)
戊申(箸雍 灘)
己酉(屠維 作噩)
庚戌(上章 閹茂)
辛亥(重光 大淵獻)
壬子(玄 困敦)
葵丑(昭陽 赤奮若)
甲寅(閼逢 攝提格)
乙卯(旃蒙 單閼)
丙辰(柔兆 執徐)
丁巳(強 大荒落)
戊午(箸雍 郭 )
己未(屠維 協洽)
庚申(上章 灘)
辛酉(重光 作噩)
壬戌(率 閹茂)
葵亥(昭陽 )
如若是送人,有兩種方法,一是可先寫對方名字,再加上以上詞語,例如:XX雅存。另一種則是加上自己與對方的關系,這樣當別人品賞此物時,就可以第一時間想起是您所送啦。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文玩落款,一般都是使用敬語。長輩的話,一般可留:吾師、學長、道長、先生、女士等。
平輩或小一輩,可留: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賢兄(弟)、仁兄(弟)、先生、小姐等。
同學則可以留:學長、學兄、同窗、同硯、同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