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明弘治紀年款
1、官窯款
弘治官窯款多為楷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篆書官窯款。
(1)楷書官窯款字特征
弘治官窯楷書款,字體工整靈秀,筆劃纖細柔和,一改成化瘦硬勁挺之風采。從款字的結(jié)構(gòu)來看,“大”字的橫劃較短,結(jié)體瘦長,“弘”字左邊的“弓”大,右邊的“厶”??;“治”字的水旁三點,絕大多數(shù)低于“臺”傍;“臺”傍的“口”部底下一橫常突出,形如“口”。“制”字下面的“衣”部的橫劃常常超過上面的“制”部。
(2)官窯篆書款的字體特征
弘治官窯篆書款,存世已不多見。從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黃地綠彩高足杯上的篆書“弘治年制”官窯款來看,其字體,特別是“年”、“制”二字,有永樂、宣德官窯篆體款的遺風,顯得渾雄健、挺拔秀美。
(3)官窯款識布局
從存世的弘治官窯器來看,其款識絕大多數(shù)為“大明弘治年制”六字楷書雙圈款,款字書寫比宣德、成化官窯款要小,但字與字之間的間距較大,因而整個款識所占器底的面積要比宣德、成化官窯款大??钭R外面雙圈的筆線比成化款細微工整,接筆痕也不像宣德、成化官窯款那樣粗獷潑辣。
2、民窯款
弘治民窯紀年款,有“大明弘治年制”和“弘治年造”兩類。字體稚拙,與官窯款相去甚遠。
(九)明正德紀年款
1、官窯款
明正德官窯款,以楷書“正德年制”四字和“大明正德年制”六字為主,其中又四字款為多。
(1)款字特征
正德官窯六字款的“大”字,一橫筆劃稍短,開腳均勻?!懊鳌弊值摹叭铡迸院汀霸隆迸圆积R頭,“日”比“月”稍微低些?!罢弊稚厦娴臋M劃較短,底橫最長,而且上中下三橫都平整?!暗隆弊滞鹿俑G一樣,“心”上缺少一劃?!澳辍庇袃煞N寫法。
(2)布局
正德官窯款,以四字或六字楷書款為主,其中以四字居多。有的用青料書寫,有的用紅彩描成,有的用刻款來表現(xiàn)。
正德官窯款大多安置在器底,其字體比弘治款略大,布局也比弘治官窯款更為疏朗寬松;其款識所占的底足面積比弘治款還要大些。安置在底足上的“大明正德年制”六字官窯款的排列有兩種方式:一為雙行豎排,外圍雙圖;一為雙行豎排,外圍雙方框。民窯款也為雙行豎排,一般外圍雙圈。四字官窯款,款識大多安排于底足,少數(shù)橫排一行布列于器口外或內(nèi)沿下,或直排一行于器壁,個別作半環(huán)形安排于圈足內(nèi)口沿下。橫列于器口沿下的官窯款,則以橫列一行,外圍雙方框的形式展現(xiàn)。安置于底足的六字官窯款,字體較大,布局疏朗開闊,外圍雙圈或雙方框。不少雙圈六字官窯款,開闊到近足墻下。
(3)款字色澤
正德官窯青花書寫款,色澤分深淺兩種。淺淡者色呈灰暗,與青花器紋飾的色調(diào)一致。正德官窯紅彩款,深者黑紅,淺者艷麗。
2、民窯款
正德民窯紀年款,有三種表現(xiàn)方式:一為“正德年制”四字款,外圍雙圈;一為“大明正德年制”六字款,外無圈欄;一為“正德年造”四字款,外無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