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動物類圖案紋樣
動物題材的裝飾紋樣在磁州窯瓷器上被大量使用,·許多有趣的動物形象使用頻繁,如獅、虎、龍、鳳、鴨、牛、鴛鴦、蘆雁、喜鵲、蜻蜓、雀鳥、游魚等。
虎紋 虎的雄健、威猛是許多藝術形式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在磁州窯陶瓷裝飾中虎紋被描寫得生動有趣,弓起的背部,表現(xiàn)出時刻躥躍的架勢,靜中寓動,以簡潔凝煉的筆法畫出虎紋,并以虎紋的變化表現(xiàn)出動感,概括了猛虎的氣勢。有趣的是虎的面部畫得俏皮而滑稽,反映了民間陶瓷裝飾的特征。
龍紋 磁州窯裝飾使用很多的紋樣之一。龍在中國是人們意念中的神獸,有至高無上的力量,龍的形象也是一種組合的形象。磁州窯裝飾中的龍紋是具有無限能量的蛟龍,但又是具有平民色彩的龍,龍的形象并不兇惡,顯得和善而俏皮,這和許多工藝裝飾上的龍紋不同,與后世明、清瓷器裝飾的龍紋也不同。龍的形象在中國具有特殊的含義,龍代表皇帝,皇帝是龍的化身,被稱為“真龍?zhí)熳印薄}埖男蜗笤诤芏鄷r候是威嚴的,然而在磁州窯裝飾中它反映的是另一種情趣,是一種和普通人能夠溝通的形象。這也鮮明地證實了人民大眾的審美趣味,和對皇權的看法,傳達著平和、質(zhì)樸的情懷。
鳳紋 鳳凰和龍一樣,是古代人民想象中的傳統(tǒng)的造型,每一個人都有他心中的鳳凰形象。鳳凰是代表皇后的,龍鳳配被人們認為是最佳的組合。鳳同樣是人們想象中的形象,也是以現(xiàn)實生活中多種飛禽、動物組合而成的。如鶴鵝頭、孔雀尾、仙鶴爪、大鵬翅、錦雞身。使用鳳紋象征高貴、吉祥。同龍紋一樣,出現(xiàn)在磁州窯陶瓷上的鳳紋,簡潔、生動并帶有幾分稚氣。在表現(xiàn)鳳展翅高飛時,畫了幾朵云來烘托其輕盈直上,任意翱翔之態(tài)。以借意的方法傳達給人們“牡丹飛鳳”的視覺感受如“鳳回首”紋。(1982年揚州出土的磁州窯龍鳳紋罐,采取立式畫法,鳳凰的腹部呈螺旋形,羽毛全部由放射線狀的細線條構成,整個鳳紋的形狀有如一個等邊三角形,畫面簡潔,生動活潑,是元代磁州窯鳳紋應用中的時代性突破。)
鹿紋 鹿紋在磁州窯裝飾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主要是傳統(tǒng)文化中借鹿的諧音寓祿,來表示一種祝福。鹿在民間傳說中被視為瑞獸,一種神物,是人升仙時的乘騎,代表吉祥和財富。在磁州窯瓷枕上鹿紋圖案使用更加普遍。畫法也更為生活化,有在山林中奔跑的小鹿,也有漫步于草叢之間回首顧望的子母鹿。
鶴紋 傳統(tǒng)寓意紋樣,《淮南子·說林訓》:“鶴壽千歲,以極其游。”鶴的年壽長,常用為祝壽之辭。因此吉祥紋樣中多有鶴紋。磁州窯裝飾中的鶴紋,通常用筆線條簡練。紋樣畫得充滿童稚氣,有的鶴抬腿伸脖,注視水中的食物,有的鶴雙腿伸直,振翅高飛 。
花鳥紋 磁州窯裝飾的主要題材之一,在瓶、罐上,特別是陶枕上最為多見。通常用筆精練,線條勁挺流暢,風格活潑,以展翅飛翔的小鳥、小雀,喜鵲登枝等圖案表現(xiàn)出生機盎然的情景。這些都表現(xiàn)了磁州窯畫工對生活的熟悉、觀察的細膩探人,達到了意到筆到,表現(xiàn)了非常生活化,非常生動的繪瓷圖案。
魚紋 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裝飾紋樣,在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上就大量出現(xiàn),也許曾經(jīng)是部族的圖騰符號。這種與人類生活關系密切的動物,被人們廣泛運用于器物裝飾上。磁州窯裝飾中魚紋的品種是非常豐富的,表現(xiàn)了不同的色的形象,最常見的有鯉魚、草魚、鰱魚、鯰魚。在磁州窯陶器上的魚紋,多為肥壯,鰭、尾上翹,表現(xiàn)出很強的動感,看似像在水中游動。有的魚紋寫實、有的魚紋寫意,寥寥數(shù)筆。生動活潑。有時幾根線條就組合成一條或幾條抽象的魚,魚和水波紋融于一體。表現(xiàn)出高超的借意裝飾技法。以相反的方向,插繪魚紋和水草。表現(xiàn)出魚在游動的感覺。磁州窯的工匠還用繪間或兼剔、刻的手法,把生存在漳河里的各種魚的動態(tài)很寫買地表現(xiàn)在陶瓷的瓶、罐、缽、盆上以一種純真、浪漫的情感描出或溯水而上、或在荷蓮中靜息、或躍出水面爭食嬉戲的各種魚,用水草的飄拂暗示水的流動,靜中寓動。魚藻紋是元代裝飾中非常典型的形式,魚藻紋中魚形象繁多,各種各樣不下幾十種形式,有藏肚魚、藏尾魚、藏頭露尾魚(這種紋洋比較少見)。水草尖逆向對著魚頭,看上去像魚兒在逆水行進,給人感覺魚在游動,這是典型民間裝飾藝術的借景寓意法,用風動的水草給你視覺提示,讓你產(chǎn)生聯(lián)想:魚在動。雙魚交叉紋,與現(xiàn)代裝飾語言相同,魚紋的廣泛使用說明了普通大眾喜聞樂見的題材是磁州窯陶瓷彩繪主要表現(xiàn)的內(nèi)容。魚的寓意好,裝飾效果生動,多用在大盤或大盆里面,具有象征意義,達到了民間藝術要求精神和物質(zhì)達到完美的統(tǒng)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