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文字裝飾
文字是磁州窯裝飾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宋、金、元時期磁州窯裝飾的又一主要特征。在陶瓷器上題詩寫字為裝飾,最早應始于唐代長沙窯,磁州窯陶瓷產品繼承了這個傳統,并加以弘揚,大大擴大了這種裝飾形式,以不同書體的漢字為裝飾,這不僅豐富了陶瓷裝飾的題材,而且密切了陶瓷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提升了陶瓷藝術的文化品位。
陶瓷裝飾上書體多為行草,大多字體道勁,結構嚴謹,運筆有力,很顯然這些繪工是有相當功力的書家。有的字體略有黃庭堅的筆意,也有顏體風格,有些是魏碑,絕大多數題字是非常嚴謹認真的。有學者認為,磁州窯器物上的書體,是受宋朝被稱為“楷法行草為本朝第一”的蔡襄的影響,很顯然書法是有意味的裝飾。書體裝飾的文字內容豐富多彩,反映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一個方面記述了宋代社會的民俗風情。書法裝飾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略帶看破紅塵、退居鄉野的隱士或仕途受阻的失意文人情懷的詩文,也有詞牌、曲牌;一種是反映市民意識,帶有談諧調倪的市井打油詩。如河北彭城出土的瓷枕,上書《朝天子》詩文:“左難右難,枉把功名干,煙波名利不如閑,到頭來無憂患,積玉堆金無邊無岸,限來時,悔后晚,病患過關,誰救得貪心漢。”另一件六方枕上題有:"駕踏花飛,亂紅鋪地無人掃。杜鵑醒了,菜底青梅小。倦撥琵琶,總是相思調。憑誰表!暗傷懷抱,門掩青春若?!币恍┓从呈芯幕?,并帶警世色彩的句子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客問浮世,無言指落花”,“招財利市”,“天下太平”,“月照他中月,人觀鏡內人”,“無枝不黃葉,有山得翠影”,“綠葉追鳳長,黃花向日開,香因風里得,甜向苦中來“,以及“家國永安“,“風花雪夜”,“壽”等。這些詩、詞、題、賦反映了宋元時期人們的價值觀、審美觀,同時也反映了當時流行文學藝術對陶瓷裝飾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