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從宋朝起民間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會,菊花又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中國歷代詩人,畫家以菊花為題材吟詩作畫眾多,因而歷代也留下了以菊花裝飾陶瓷的名品佳作。菊花紋是我國傳統的陶瓷裝飾紋樣之一,從清代前期和中期來講,由于經濟的繁榮和統治階級對陶瓷文化的關注,在勞動人民和制瓷工匠的艱辛勞動下,清代在制瓷業上再度達到了歷史的高峰期,因此也成為陶瓷學術界和其他學術界的研究對象。這些研究有圖譜,也有學術性專著和論文。
如中國硅酸鹽學會編著的《中國陶瓷》中有描寫陶瓷菊花紋,比如關于琺瑯彩瓷器中寫到: “在素燒過的瓷胎上,以黃、藍、紅、豆綠、紫等色彩作地,彩繪纏枝牡丹、月季、蓮、菊等花卉圖案,有的還在四個花朵中分別填寫“萬”“壽”“長”“春”四字,那顯然是為帝王祝壽的器皿”。工匠們把菊花紋與吉祥紋飾完美結合,體現出特殊的寓意,這是清代常見的表現方式。從而體現出菊花紋應用之廣泛。這時菊花紋與其它紋飾的組合也比以前運用的更廣泛些。除歷代常見的菊花紋和其它植物紋樣(有牡丹、蓮花等)組合外,清代也常用菊花紋與動物、人物組合。
本文以清代陶瓷菊花紋與其它紋飾組合為線索,結合相關資料,分別研究組合時菊花紋應用的種類,表現形式,及構圖方式,組合后表達出相關的寓意。
菊花在中國文學作品和社會習俗中有著豐富的文化象征。人們應用菊花紋的象征性、工藝性和裝飾性的特點來滿足上層階級、文人墨客、普通民眾的心理需求和價值取向。這也能感受到清代那個陶瓷時代人們的審美情趣。
一、清代菊花紋飾概述
人們喜愛菊花不僅是因為它色彩絢麗,更因-為它具備傲霜斗雪,獨立寒秋的不屈氣節。古人把“梅、蘭、竹、菊”稱為“四君子”。在這條件下,菊花紋包含了相關的吉祥含義。這時清代吸收了前人的制瓷技法,但在制瓷生產工具方面的改進不大,成就多在于裝飾的改進和提高。清代工匠們掌握了釉上、釉下、刻劃、鏤空等多種技法。但對菊花紋飾多是以彩繪方式居多。在某一時期,以哪一種圖案紋飾最為盛行,是與統治階級的喜愛分不開的。例如:康熙年間,康熙愛菊,所以菊花紋飾常見。雍正年間,他不愛菊,就在雍正十年五月二十四日和十一月二十七日先后下令.: “墨菊花.,,,..嗣后少畫此花樣”。但在十一年九月九日“傳旨菊花瓣畫草了,嗣后照千層疊落花瓣畫”。從而體現雍正對菊紋的關注影響到菊花紋的形態變化。由此我們可知道宮廷把菊花作為吉祥圖案不僅體現出上層社會的審美情趣,而且在內容上融進了封建王朝對思想的禁錮。清代集歷代之大成,把吉祥圖案發展到了極致。在陶瓷資料里,不難發現菊花紋和牡丹、梅花、竹等一些吉祥圖案的組合。這種多樣的形式是中華民族在持續不斷造物活動中,融合歷代工匠的智慧和創造才華,融合了中國的倫理道德、政治倫理、民情風俗形成了最有民族特色的裝飾藝術。
二、菊花紋與其它紋飾組合時應用的種類
清代菊花與其它紋飾組合常運用纏枝紋和折枝紋,運用流暢的纏枝紋把菊花、牡丹、蓮花紋飾等穿在一起作為陶瓷裝飾。而從折枝花卉里提煉出來的折枝紋,也是在陶瓷裝飾里被樂于采用的紋飾之一。
1、纏枝菊紋
自唐以來,在陶瓷裝飾上纏枝紋的運用非常普遍。我們常常會看到纏枝紋的裝飾,如牡丹、番蓮、菊花等。它們可以重復一種文飾穿在一起,也可以用一種紋飾和另一種紋飾穿在一起,題材非常廣泛。
纏枝紋是以波狀線與切圓線相結合,多以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展開,形成波卷纏綿的基本樣式加上花卉,以葉子點綴,形成枝莖纏繞,花繁葉茂的纏枝花卉。明清時期纏枝菊花紋尤其盛行。清代纏枝菊花紋和四季花卉文飾組合的較多。如圖(1)這件青花纏枝花紋雙耳扁瓶,制作細致,紋飾繁而不亂,以花為點,以點布位,曲線為枝,枝不直發,枝不平行,以白地藍花的方式呈現。以纏枝紋為裝飾紋樣,以四方連續展開。花、葉順著枝的起伏勢態安放。葉子繁多,但葉與葉之間又保持著協調統一。葉子、花卉不相交,不重疊,不平行,有秩序的排列。
纏枝一般不單用一根主枝穿連,它有主,有次,有長有短豐富生動。清代花枝線總得來說與前幾代相比,要顯得飄逸秀勁,并且加上不同的表現技法,使得纏枝菊紋與其它紋飾組合可以表現出更多豐富多彩的畫面。
2、折枝菊花紋
所謂折枝,是花卉畫法的一種。不畫全株,只畫連枝折下來的部分。最早以折枝菊為主題是在元代開始的。這也是當時社會審美趣味和藝術家審美追求影響下的結果。
清代菊花折枝紋的運用十分廣泛,無論是釉上還是釉下,工筆,寫意還是圖案。如康熙時期的十二花神杯。清陳瀏《陶雅》談到: “康熙十二月花卉酒杯,一杯一花, ……九月菊花。 詩云:千載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如圖(2)中在白釉地上彩繪各色菊花,表現出菊花燦漫和秋意盎然的意境。又如粉彩軋道花卉盤,菊花紋和動物的組合,以黃色作底,彩繪折枝菊花,枝干上站立一鳥和隨后的昆蟲。以“兩三枝”菊花和鳥蟲的組合體現了菊花的韻致和生意。折枝花卉是花鳥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最主要的形式美就是其對于“簡約”美的追求。除了以上提到的折枝菊花紋這種表現形式之外,還如清康熙礬紅折枝花卉紋飾,它遵循簡約的原則,用流暢的線條勾勒出菊瓣、枝葉,再彩出層次。
折枝花卉以“簡約”的藝術形式,求不“簡單”的意境表達。菊紋借助折枝紋飾的藝術形象再與其它紋飾的組合,賦予新的形象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清代在菊花和其他紋飾組合時,只有纏枝紋和折枝紋這兩種類。雖只有兩種類,但表現出來的形式,題材卻是多種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