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鶴壁窯篦劃紋的藝術特征
篦劃紋是鶴壁窯宋金時代的主要裝飾紋樣,其藝術特征如下:
1、刀法嫻熟、技藝精湛
鶴壁窯生產篦劃紋產品,產量非常大,以碗(包括小盞)為例,目前發現的最小足徑為2厘米,最小的口徑為7厘米,最大的口徑為33厘米, (如)金代白釉刻花篦地蓮花紋高臺足花口大碗,高18厘米,足徑16.3。該海碗器形之大,造型獨特,碗內外壁刻花,堪稱鶴壁窯篦劃紋的代表之作,見另文)。在工匠手下采用正、斜、側、轉技法,走刀如飛,一氣呵成,如神來之筆,把花卉刻畫的生動傳神,酷似中國畫的大寫意。以象達意,以意領氣,以形寫神。這一時期,篦劃紋花卉技藝達到了同時期的極高水準,觀其紋飾形神兼備而氣韻生動。有的花紋極難分辨出是何種花卉,它在似與不似之間,這就是先民的智慧,是對藝術真諦的領悟而得其要旨。吾輩有幸在800多年后,感悟鶴壁窯工匠的高超技藝,為之贊嘆,頓生敬畏之意。

金代白釉刻花篦地蓮花紋高臺足花口大碗,高18厘米,足徑16.3
2、線條流暢,生動傳神
從鶴壁窯生產的篦劃紋瓷器上看,運刀輕重緩急,深淺有度,花卉葉瓣向背分明,長短線條顧盼有情,刷絲轉刀快捷,鋒利中蘊含著自信,飾紋生動活潑,花莖取勢動感有致,花葉有迎風飄逸之式,大美無以言表。
3、層次分明,疏密有致
從鶴壁窯生產的篦劃紋瓷器上看,走刀尤如神助,胸有成竹,寥寥幾刀,達到了密而不亂,稀而不零。把花葉神態交待的俯仰生動,各有異態,故自相照映、自不雷同,花開形圓,花心吐蕊、眾瓣攢心,葉有交互之情,傳神達意,妙合天成。
4、風格迥異,獨具特色
鶴壁窯在使用篦劃紋的技法上,吸眾家之長,而富有創新,與磁州窯觀臺、彭城篦劃紋相比較,(見觀臺、彭城、鶴壁紋飾復原圖對比)具有獨特的自家風格,顯示出鶴壁古代先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過程中,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對一草一木的審察其時,感悟花草之情,把花草葉脈表現的天趣盎然,姿態橫生,如香可采。鶴壁窯經過吸收、概括、提煉、創新及工具的改進,把各種飾紋藝術語言綜合地運用于瓷器之上,創燒出屬于鶴壁窯完整的一套裝飾技法,并形成了別具特色的鶴壁窯篦劃紋的藝術特征與風格。



觀臺、彭城、鶴壁紋飾復原圖對比
綜上所述。鶴壁窯篦劃紋技藝,在中國陶瓷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應引起人們的關注、保護。鶴壁窯作為鶴壁的文化符號,我們應積極挖掘研究整理,對其文化內涵、其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應重新審視,讓塵封的古陶瓷文化遺產重放異彩。
主要參考文獻:
1、馮先銘主編《中國古陶瓷圖典》,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
2、馮先銘主編《中國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修訂本。
3、安金槐主編《中國考古》,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4、鶴壁市文物工作隊編《鶴壁窯》,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5、中國硅酸鹽學會主編《中國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注:本文系“鶴壁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資助成果”)
作者:李建東(號鶴翁)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大道213號,市政府第三辦公樓二樓西,鶴壁市文聯
手機:13033890223
郵箱:hwssr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