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鼎足雙耳爐(郊壇下紫金土燒造)
瑤臺雙耳鼎足爐,燒香軍閣意安康,
紫金燒造宮廷器,物化光耀滿庭輝。
玉青香濃,鼎足瓤深鹿爐飄煙,思遠意深,頌詞滿聲,云霧南樓觀音韻。莊重,典雅,古樸,大氣,月影相照君尋味。
鼎足雙耳爐,大圈口,弦紋頸,溜肩腹,弧形底,器底裝飾三出筋足,與爐身相接,形成鼎足托爐,爐身裝飾一對扁方形圓口雙耳。整體造型大氣、穩重、高貴、古樸。

平口弦紋瓶 (郊壇下紫金土燒造)
南宋官窯弦紋瓶,平口溜肩寬腹肚,
弦紋飾頸且飾肚,郊壇紫金燒御瓷。
平口弦紋瓶,官窯重器,弦紋飾頸,溜肩寬腹,盤口圈足,弦紋如繩面類筋,厚釉蓋紋,保溫燒造,使弦紋之色如香灰而勝香灰,體現出成型技藝,修坯技藝,施釉技藝和燒造技藝的完美結合。
平口弦紋瓶,平口露尖唇,頸部豐滿向下微撇,兩條弦紋把頸部分為三部分,斜大溜肩,腹部偏圓鼓出,腹上部與頸下部之間采用弦紋裝飾。整體造型端莊、高雅、古樸。

花觚(郊壇下紫金土燒造)
花觚興庭耀宗室,貫耳塑源明禮器,
融古通今份青身,金絲銀線賞雅真。
花觚器,南宋官窯典型器型之一,造型大氣,高雅,亭亭玉立,體現出南宋宮廷高貴禮器型質。長長的貫耳,修飾著玉立的腰身,紫色的口部,繚繞著花觚口,粉青釉色,恰似春色風光,讓人仰慕。
花觚,大圈口,高弧身,弧線從器口向下內斂,器型下部往外撇開,圈足內斂,形成上大下小花觚形態,花觚身兩邊裝飾一對貫耳,貫耳細長。整體造型莊重、典雅、古樸。

葫蘆瓶(郊壇下紫金土燒造)
宋代宮廷寶葫蘆,小口細腰顯碧玉,
秋色獲得最迷人,人意其中似如仙。
葫蘆瓶造型取自自然界植物形態,造型高雅。作品采用紫金土制瓷,細腰身,看似簡練,成型制作卻難,葫蘆瓶上部小口小肚,下部大肚細腰,極難成功。
葫蘆瓶,上部小口短頸,溜肩,小圓腹,收下腹束腰,下部溜肩呈弧形狀態,鼓腹,中圈足,挖內底。整體造型端莊、大氣、高雅、古樸。

出筋貫耳弦紋瓶(郊壇下紫金土燒造)
南宋京城弦紋瓶,出筋貫耳意千秋,
高宗用心追禮器,事典為國重青器。
凹弦出筋,貫耳鎖肩,瓶器內涵厚重。重造型、重做工、重器質,貫耳弦紋國典器。練紫泥,施厚釉,高溫燒造重還原。粉青色,鐵足器,冰紋尚金絲,落藏誰家。
出筋貫耳弦紋瓶,扁圓口,上頸筆直,下頸向外撇出,溜肩鼓腹,收下腹,圈足外撇,瓶身刻三條凹槽弦紋,正反面各粘貼一條出筋,撇頸部位裝飾一對貫耳。整體造型端莊、大氣、高雅、古樸。

敞口貫耳弦紋瓶(郊壇下紫金土燒造)
敞口繞紫修弦紋,貫耳立肩穩器造,
國典禮器高宗意,宋朝宮廷重御瓷。
紫金燒造,粉青冰裂競爭輝。御定乾坤瓷,郊壇技藝今再現,正是藏貴時。國典禮罷器尊庭,青色醉世間。紫紅紅,青依依,金絲紋片潤陽堂。
敞口貫耳弦紋瓶,扁圓形體,口部外撇露尖,斜頸上方裝飾兩條弦紋,下方裝飾一條弦紋,弦紋之間裝飾一對貫耳,溜肩弧腹激鼓,圈足外撇。整體造型莊重大氣、古樸高雅。

圈口弦紋瓶(郊壇下紫金土燒造)
紫泥成器弦紋形,圈口盤頸紫色微,
溜肩弦腹收圈足,冰裂紋片鑲金絲。
紫泥淘盡,成瓷技藝含義深。弦紋繞頸,瓶器高立別婷閨。釉潤如玉凈,頸似青松挺,更相暉,粉青色、冰裂紋、紫口鐵足名天下。看弦紋,猶如彩霞繞人間。
圈口弦紋瓶,圈口唇露尖,弧形長頸向下外撇,四條弦紋繞頸,下弦紋與肩相連,弧肩外斜,三條弦紋裝飾圓鼓腹,圈足外撇。整體造型端莊大氣、典雅高貴。

粉青直頸紙槌瓶(郊壇下紫金土燒造)
小盤直頸紙槌瓶,小口翻邊握頸身。
弧形做成紙縋狀,金絲銀線色粉青。
微小的盤口,直頸的拉坯,弧形的器身,似深非深,握頸涴露紙槌態。一片青色,映照著層層疊疊的冰裂紋片,如金類銀,似繭絲,似蟹爪,更是影出紫口鐵足的藝術特色。
粉青直頸紙槌瓶,盤口扁唇露尖,頸部豐滿,肩部外撇向下微溜,弧形腹部暗圈足,內挖底。整體造型穩重大方、端莊別致、典雅古樸。

米黃蒜式膽瓶(郊壇下紫金土燒造)
米黃蒜瓶后宮器,紫口直頸收圈足,
精致雕刻蒜身瓷,金絲銀線更古樸。
青末黃出窯火渡,似青又黃,器壁隨紋口隱紫。一脈豐頸溜美肩,小器難作,得了蒜形,冰清玉潔官窯韻。紫氣東來,修鐵足,紋如絲,色如玉,處處高技宋瓷藝。
米黃蒜式膽瓶,圓口,頸部豐滿,溜肩,腹部由大小不等的蒜瓣組成,蒜瓣鼓起豐滿,收下腹,低圈足,挖內底。整體造型簡練、精致、古樸大方。

米黃細頸膽式瓶(郊壇下紫金土燒造)
細頸膽瓶米黃色,拉坯成型精致修,
紫金老料來制作,放得古樸現御瓷。
膽瓶細頸,寬腹拉坯方成器,看修坯,頸肩分明,方寸里,百修才能成薄胎。看似泥,草木制灰配成釉,厚釉技藝,方能燒出珍珠泡。粉青色,暗紋片,紫口鐵足高貴器。
米黃細頸膽式瓶,細長頸,圈口,大溜肩,溜肩線條剛健有力,腹部短圓,收下腹,高圈足,挖內底。整體造型端莊靈巧。雅致古樸。

月白方口貫耳瓶(郊壇下紫金土燒造)
印坯能成方口器,器內弧形挖細泥,
紫邊露痕看技藝,月白配方靠灰釉。
貫耳瓶器,小巧而精致,方口成型,貫耳修頸,月白燒得成色來。扁腹身,印坯技,只為弧形立掌心。施厚釉,保溫燒,紫口鐵足金絲線,月白渡青韻。
月白方口貫耳瓶,扁方口小,頸肩一體,頸部下方裝飾一對貫耳,微溜肩,鼓腹下溜,圈足為扁方形,挖內底。整體造型端莊靈巧、大氣穩重。

月白雙耳香爐(郊壇下紫金土燒造)
低身香爐手拉器,微厚唇口修技精,
雙耳托出月白身,金絲銀線玉瓷供。
別致的圈口,隱隱露紫,弧形的爐身,似身非深,端莊小巧香爐態,一片贊美聲。月白如泓,映照著層層疊疊的冰裂紋片,似繭絲,如柳葉,香道心靜玉色爐。
月白雙耳香爐,寬口微微外撇,頸部內斂,短肩,圓腹,收下腹,肩部與腹下部裝飾一對螭龍雙耳,低圈足,挖內底。整體造型高端大氣、端莊穩重。

蜜蠟黃渣斗(郊壇下紫金土燒造)
蜜螨釉色渣斗瓷,南宋后官日用器,
圈口直頸紫金唇,粉青玉色入佳寓。
宋官窯渣斗,為世尊。官廷瓷匠,草木灰制得堿性釉,高溫窯火,看黏度,潤釉技藝,八百年,今再現,紫金撇口,鐵足露胎,瑤臺探瓷官為貴。
蜜蠟黃渣斗,盤口外撇,口部雕刻五處葵口,直頸豐滿,溜肩下斜,鼓腹下收,低圈足,挖內底。整體造型穩重、大方、高稚、古樸。

香瓜壺(杭州紫金土燒造)
雕梗飄嘴圓壺身,珠紐斜蓋色潤玉。
瓜溝蘊冰露銀紋,紫口鐵足質上乘。
香瓜壺選料精良,制料精致,造型古樸,規格尺寸比例恰當。香瓜壺造型主體設計由六大瓣微弧形瓜瓣圍合而成,瓣與瓣之間乳溝入釉,凝重大氣。

玉帶壺(杭州紫金土燒造)
銀河玉帶冰紋壺,紫口鐵足姿雅韻,
執把玲瓏直流嘴,大氣精湛意乾坤。
玉帶壺造型設計中的玉帶,取自朝廷君臣袍服腰帶風格,線條流暢,造型簡潔,尊貴大氣,給人以淡定、穩健之感,展示君子坦蕩之情懷風范。作品氣勢宏偉,造型設計結構流暢具有將相之氣,十分舒適養眼。

景和壺(杭州紫金土燒造)
晚霞映青景和壺,文人雅士品香茗。
冰紋高雅古樸器,壺妙藝精宮廷瓷。
景和壺造型設計取自宋代宮廷后花園景觀諧意,對宮廷后花園充滿詩情畫意的景觀來說,圓滿不僅僅是和諧與富貴,更因為圓滿與生活是命脈相連的關系,景和承載著幸福生活的人生領悟。整體造型豐滿圓潤,清秀雅麗。于細微之功,呈十足韻味,盡顯藝術雅趣。

蓮花壺(杭州紫金土燒造)
蓮花貼身意吉祥,把柄暢流潤珠紐。
滿腹冰紋影茶色,青壺幽雅氣質高。
蓮花壺造型設計取自宋朝對蓮花造型的崇尚之意。作品以蓮花為主題展開設計與制作,整體造型精致端莊,浮雕技藝細膩,手法吸唐代青瓷浮雕技藝精華,蓮瓣與蓮瓣之間互相呼應,寓意吉祥如意,表現出一派富貴端莊與穩重的生活氣質。

刻紋壺(杭州紫金土燒造)
斜紋細刻古瓷藝,紋線圓潤技流暢,
紫石燒出粉青色,冰紋紫口是鐵胎。
刻紋壺造型設計取自商周時期青銅器的刻紋技藝與風格,同時采用了唐代越窯刻畫技藝,刻紋剛勁有力,紋路錯落有致,雕刻精美,細致入微,紋路與釉色相映生輝,高雅端莊。

菊瓣壺 (杭州紫金土燒造)
菊瓣潤玉蘊冰紋,執柄端流落銀珠,
滴圓壺紐似天珠,茶不醉人壺醉人。
菊瓣壺造型設計端莊大氣,用料講究。作品質地細膩,釉色粉青如玉,冰裂紋片形態各異,耐人尋味。菊瓣花紋錯落有致,上窄下寬相互呼應。用瓷到雕刻出來的菊瓣立體感強,整體造型寓意秀雅,集實用與美感與一身,不失富貴之氣。

葉國珍,男,一九五一年生,福建莆田人,我國南宋官窯著名研究學者與制瓷大師。一九六九年開始對南宋官窯遺址進行考察與研究,恢復成功的南宋官窯瓷通過國家級鑒定,榮獲國家科技發明獎二等獎。一九九二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一九九四年榮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現為浙江蕭山宋代名瓷研究所所長、杭州南宋官窯科學藝術研究院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陶瓷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古陶瓷當代大師聯誼會會長、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古陶瓷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收藏家協會陶瓷收藏委員會顧問、中國瓷網及綠寶石藝術陶瓷館的陶瓷藝術顧問、景德鎮陶瓷學院兼職教授、『南宋官窯瓷制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代表性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