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六九年,我到杭州烏龜山郊壇下南宋官窯遺址進行考察、研究和試驗。其間,通過大哥葉宏明教授牽橋,結識了輕工部李國禎先生、北京故宮博物院馮先銘先生、南京博物院宋伯胤先生、中央工藝美院梅建鷹先生、浙江考古所朱伯謙先生等前輩,他們為我國古陶瓷科學、古陶瓷考占、古陶瓷藝術做出了杰出貢獻。我在研究恢復南宋官窯的過程中,和他們結成了朋友,得到了他們的鼎力相助。
我這輩子最大的收獲就是恢復成功南宋官窯。四十多年來,全身心地投入,在南宋官窯制瓷原料、配方、器型和制瓷技藝的科學研究,對南宋官窯作品的復制與研發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國家及業內同行的認可和肯定。南宋官窯以官家制瓷為開端,環環相扣地展示作品的胎色、釉色、冰裂紋片、紫口鐵足、珍珠釉泡、國器造型六大藝術特色。杰出的制瓷原料配方,端莊高雅的器型設計理念,技巧一流的成型和修坯技藝,精致復雜的施釉工藝,技藝高超的厚釉燒造技術,造就了南宋官窯形神兼備、簡練自然、高貴大氣、典雅莊重的宮廷御瓷文化藝術內涵。
今天,我們再現南宋官窯,體現中國宋代宮廷制瓷的優秀文化、科學與藝術、作品特色與精華,同時再現中國宋代宮廷制瓷技匠高超的制瓷水平,這對我國古陶瓷科學技術與器型藝術研究,對傳承、保護和發展我國古代優秀的制瓷技藝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回想起自己恢復南宋官窯這么多年來,制作燒造出不少當代南宋官窯作品,不少作品在國內眾多的大師作品展中獲得金獎,也被國內外博物館、藝術館、收藏家收藏。今天應眾多朋友之請,挑選了部分經典之作,出版這本《葉國珍南宋官窯》供大家品鑒。
二零一六年初夏
葉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