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錫貴籍貫浙江湖州,現居浙江杭州,畢業于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系陶瓷設計專業。高級工藝美術師,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越窯青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同時,嵇錫貴還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委,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碩士生導師,浙江大學客座教授,景德鎮陶瓷大學客座教授。浙江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常務理事,浙江省工藝美術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陶瓷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杭州西溪貴山窯陶瓷藝術館館長。杭州西湖區貴山窯陶瓷藝術研究室(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主任。曾擔任“7501”工程釉下彩組組長。

何謂“7501”工程
“7501工程”是“文革”后期由中央辦公廳下達給輕工部陶瓷研究所專為毛澤東主席研制生活用瓷的一項特殊政治任務。其時正值1975年,因此就把這一任務稱為“7501工程”。

“7501”工程重要性
我所在的輕工業部陶瓷工業科學研究所接到中央的這一個重要任務,所領導立即召集了釉上彩組和釉下彩組設計人員開會,部署設計任務。當時,我作為藝術室釉下彩組組長,成為該項目的主創成員之一。對于這樣的任務,全所上下都很重視,部陶研所黨委十分重視,黨委書記湯伯衡(老革命已故),親自掛帥指揮,副所長楊火印全面主持這項一工作。部陶研所派出最精干的技術人員,使用最好的原材料,完成這項任務,全所相關人員都投入了緊張的工作。
“7501”瓷燒制前
工藝路線
部陶研所的原料車間是最先運行的部門,首先要精選了數十噸優質的瓷礦石,這批瓷礦石需要人工去挑選,其中有一種礦石叫“江西臨川高嶺土”,能增加瓷器的白度。可是這種礦石里面含鐵質多,成瓷后影響質量,因此研究所組織了很多工人來挑選原料,甚至把工人家屬也動員出來幫忙。有鐵質的地方用小刀刮掉,一天一人只能刮出十幾斤。這種原料現已用盡,如此精選陶瓷原料礦石,歷代陶瓷的燒制工藝中也不曾有過記載。“7501” 采用當時薄胎高白泥新工藝,瓷質瑩白剔透,的確名符其實地符合了“聲如罄,明如鏡,薄如紙,白如玉”的瓷質特點,體現了景德鎮優良的瓷器材質。

圓滿完成任務
“7501工程”從接受任務到圓滿完成,總共動員了127人參加此項工作,其中生產人員59人,藝術人員28人,技術人員20人,行政人員20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約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獲得了豐碩的成果。

“7501”瓷歷史地位
制作“7501”毛主席用瓷之事一晃已過去三十多年了,回憶起來記憶猶新。這批主席用瓷不惜工本,無論從原料、成型、彩繪、燒成等技術,它堪比歷代陶瓷燒造,可以說這套用瓷的制作極為為高超、珍貴,更具有歷史意義,它代表了中國現代陶瓷藝術制作的最高水平。
“7501”瓷成品欣賞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嵇錫貴簡介:
嵇錫貴,籍貫浙江湖州,現居浙江杭州,畢業于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系陶瓷設計專業。高級工藝美術師,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越窯青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委,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碩士生導師,浙江大學客座教授,景德鎮陶瓷大學客座教授。浙江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常務理事,浙江省工藝美術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陶瓷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杭州西溪貴山窯陶瓷藝術館館長。杭州西湖區貴山窯陶瓷藝術研究室(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主任。
嵇錫貴早年師從著名陶瓷前輩研習中國傳統陶瓷裝飾技藝,承古韻而求新意,以一份堅守和執著,潛心于藝術創作,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1975年,她在中國輕工業陶瓷研究所擔任釉下組負責人,設計并研制中南海毛主席用瓷釉下彩餐具《梅竹》(即“7501”餐具),是主創者之一。設計制作上海錦江飯店接待外國元首專用釉下彩餐具《麥浪滾滾》及毛主席紀念堂陳設瓷。主持輕工業部“明代青花的研究”項目等。其作品以陶瓷裝飾見長,功力深厚,風格多樣,精巧瑰麗,多次獲國內外大獎,多次作為國禮贈送國外元首及嘉賓,亦有被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等收藏。她的從藝經歷受到中國美術學院陶瓷泰斗鄧白教授的高度評價,曾被中央電視臺拍攝《東方之子》專題片,被載入 《世界名人錄》《中國當代工藝美術名人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現代美術家名人大辭典》等。
2012年嵇錫貴設立杭州西溪貴山窯陶瓷藝術傳習所。2013年被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陶瓷藝術、設計、教育終身成就獎”。
2016年嵇錫貴大師擔任了G20杭州峰會國宴用瓷的畫面總設計師。
2017年杭州市人民政府認定為首屆“杭州工匠”,浙江省總工會命名為“浙江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