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李建東,字尚祚,號淇水索源、鶴翁,別署清和軒、七陋室。1962出生,祖籍河南安陽滑縣道口鎮。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文聯委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河南省書法家協會行書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畫家,中華書畫名家研究院副院長 、鶴壁市文聯主席、鶴壁市書協主席,鶴壁市收藏家協會常務副會長,河南省收藏家協會常務理事。 |
一片翠綠識窯火 半刀剔劃知匠心
———鶴壁窯金代綠地黒花纏枝花瓶賞析
鶴壁窯以燒造白瓷為主,筆者所見綠地黑花(醬黑釉)纏枝花瓷瓶,在鶴壁窯中也是難得一見的品種,在瓶類中二彩瓷也是極其罕見的。其器色澤淡雅,其瓶端莊典雅,堪謂上品之作。綠地黑花瓶分三部:瓶頸、瓶腹、瓶足(腹下至足底部分)。花瓶二分之一處為主體畫眼,蓮心之花,先入觀者目,后收觀者魄,可謂別具獨特,匠心獨運。此瓶復色釉巧妙的搭配融合,使其翠綠之中有黑花悅目,墨黑之中有綠地明翠。鶴壁窯匠將天之火、地之土與匠之心熔化成瓷之神,富于瓷器以靈性。讓觀者鑒其器,為古瓷之技而嘆為觀止,為古瓶之雅而賞心悅目,如中國畫之大寫意,在大綠大黑對比之中,盡顯金代人的審美情趣。鶴壁窯綠地黑花纏枝花瓶,給人以簡約大美,超凡脫俗,古樸典雅之氣。為今天的人們進一步了解金代綠地黑花造型藝術風格,提供了珍貴的實物佐證。
鶴壁窯金代綠地黑花纏枝蓮花口瓶
綠釉黑花纏枝蓮花口瓶 ,胎土細白,質地細膩。花口(俗稱喇叭口)口徑9.6厘米,口沿有殘,頸部有五道弦紋,豐肩斂腹,腹飾間有兩道黑釉裝飾環狀條紋,瓶腹繪綠地黑花,采用剔劃刻纏枝蓮花紋,用竹刀修飾,更使得蓮花婷婷玉立,展現出清蓮飄逸的君子之風范
鶴壁窯金代綠地黑花纏枝蓮花口瓶
其瓶高32.5厘米,瓶下部飾有蓮瓣紋。施釉到底,足徑8.5厘米,圈足稍微外撇,底足內有土浸痕 ,圈足下沿有殘,足部留有支釘痕。器形端莊典雅,釉面色澤瑩潤,色如祖母綠,又好似翡翠,顏色十分誘人可愛。綠釉細碎開片呈玻璃質感,與黑釉蓮花形成鮮明對比,頸部弦紋與黒釉之間呈現六周環狀自然綠色圈線,現顯其瓶體清新優雅之氣,與金代磁州窯綠釉黑繪劃花花瓶造型上,一個陽剛,一個陰柔,具有明顯的區別,其釉色也不及鶴壁窯光澤明亮、秀美妍雅。

鶴壁窯金代綠地黑花纏枝牡丹盤口鳳首瓶
鶴壁窯金代綠地黑花纏枝牡丹盤口鳳首瓶,胎質細白,器口若盤,口沿略殘,口徑9.2厘米,盤口下裝飾鳳首,采用貼塑飾法,乳釘為目,尖喙合并,頸羽上翹飄拂,羽尖略殘,作為瓶頸握飾,造型奇特生動,十分形象逼真。其鳳首頂部盤口為冠,細長頸與腹連接處有三道弦紋,形成四周環狀自然的綠色圈線,現顯出瓶頸靈秀優雅之姿。其瓶溜肩斂腹,高29.5厘米,腹部施綠釉地,采用剔劃刻裝飾技法,繪纏枝牡丹紋,施黑釉,花枝、葉與牡丹花,采用竹刀修飾,盡顯纏枝牡丹生機盎然,如香可采。瓶脛部裝飾蓮瓣紋,圈足稍稍外展,施釉到底,足徑7.5厘米,底足內土吃嚴重 ,留有三個支針痕。古人認為鳳是東方瑞鳥、神鳥,時逢太平盛世,便有鳳凰飛來,見則天下大安寧,因此鳳鳥被人們視為天下太平的象征。金代人吸收了唐代(含有波斯金銀器的遺韻)、保留了遼代獨特的造型藝術,并加以提煉、融合,賦予了中原文化簡約大氣的時代氣息。
鶴壁窯金代綠釉黑花纏枝蓮凈瓶
鶴壁窯金代綠釉黑花纏枝蓮凈瓶上的細小開片
圈足上的支釘痕
綠釉黑花纏枝蓮凈瓶胎體潔白,瓶上部有細長圓管,褐色明亮,頸中部有凸起圓盤,盤沿上施綠色線,顯現出圓盤的獨特雅致。器身長圓腹,肩部上翹有管狀短流,流上綠釉中含黃色,黃色中帶褐斑,釉色窯變自然天成。此凈瓶高33厘米,足徑8.5厘米。頸部圓盤下飾有覆蓮紋,瓶脛部有一周凸弦紋,下飾仰蓮紋,頸部與脛部蓮瓣紋相照吉祥,腹部飾纏枝蓮紋,蓮花盛開,枝葉繁盛。凈瓶整體釉色瑩潤光亮,過度自然流暢,細細觀察瓶通體黑釉釉面上,出現有開裂的網格狀細裂紋片,又恰似蠅翅,動輒有開落之感。底足內存有釉漿與土吃之跡,圈足上留有四個支釘痕,凈瓶作為佛教器物的“十八物“之一,或盛典之時沐手或作為供器,具有它特定的意義和用途。此綠釉黑花凈瓶,二彩巧妙的搭配,更凸顯出凈瓶整體之端莊、典雅與神圣。
鶴壁窯綠地黑花的燒造技藝
鶴壁窯綠釉黑花瓷器極其珍貴,它的發現,為人們進一步研究金代鶴壁窯獨特的燒造工藝、文化內涵、審美觀念等,與其相鄰的窯口造型上相比,有其明顯的差異,其獨到之處,值得深入的探究。金代鶴壁窯生產大量的單色釉瓷,如黃釉、綠釉、紫釉、黑釉等 ,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單色釉精神文化上的需求。在燒造單色釉瓷器的過程中,鶴壁窯匠們不斷探索二彩釉的燒造技術,即在同一件器物上采用兩種不同的色釉進行裝飾的方法。在制作過程中,一是首先在坯胎之上,采用淺淺地剔劃出纏枝花卉圖案,經1000度至1100度素燒;其次在素胎上,先施綠釉料漿,再施黑釉料漿,罩一層透明釉,經一次1200多度釉燒, 綠釉黑花瓷器浴火重生。其工藝精湛,色調翠綠,黑彩如漆,美觀典雅,賞心悅目,可見其燒造工藝水準要求極高,有一點點瑕疵就會前功盡棄而成為廢品,如無膽識、 財力和掌握其核心技術,非一般窯主和窯匠敢于接單和燒造此等高檔瓷器。
(此文發表于《理財收藏》雜志2016.11總第180期)
作者:李建東(號鶴翁)
地址: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大道213號,市政府第三辦公樓二樓西,鶴壁市文聯
手機:13033890223
郵箱:hwssr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