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侯文·三腳龍缽
工藝手段變革所體現的器型變化,相當一部分是來自對傳統器型的改進和提高。對傳統器型的改進、提高,是我國手工藝品造型的重要途徑之一,體現手工藝人的聰明才智。這種改進和提高,主要是由裝飾手段的更新和紋飾的變化來體現的。
龍泉青瓷器型,通過自體裝飾,如模印貼花的各種動物塑成的局部紋樣,或成為耳系,或為肩部、頸部附件裝飾,都具有造型的生動性和不可或缺性,如鳳頭、鹿頭、魚、羊頭、龍、蟠螭,以及貫耳等紋樣裝飾在傳統器型中,從而衍變成煥然一新的器型。這種模印貼花或露胎貼花的裝飾手法,應用廣泛,是在浮雕裝飾植物花卉外的另一大類裝飾技藝。
用羊頭裝飾三耳的“三羊開泰尊”、裝飾兩耳的“吉祥尊”,用魚形作為摘手的“有余蓮子罐”,用雙魚作為飾耳的“魚耳瓶”,有用鱉魚(龍頭魚身的魚龍)作雙耳裝飾的“鱉魚爐”,有用紅山文化的玉龍作雙耳的“龍耳尊”,甚至還有用兩只老鼠作為耳飾的“鼠耳出戟尊”,用青蛙裝飾在蓮子罐的“驚蟄”,等等,均為別開生面的出新之作。還有各種瓜果、花卉的器型變化,如荷葉盤、蓮花碗、葵口瓣碗、高足碗,以及三足洗、圓洗、牡丹花式洗、桃洗、葵瓣洗等;三足圓爐、沖天耳乳足爐、繩耳乳足爐、魚耳爐等器皿,也有不類古器的新式造型和異樣裝飾手法。宋代以后出現的斗笠碗,廣口,斜腹壁呈<45°,小圈足,因倒置過來形似斗笠,故名,歷代工匠多有為之。現如今,茶飲文化大行其道,有人將其型制改小,斜腹壁更為陡峭,呈<60°甚至更大,圈足加高,成為茶蠱,外壁裝飾蓮瓣紋,梅子青釉、粉青釉、黃釉裝飾,更為精美、時尚、適用。
在哥窯作品中,“青瓷三腳龍缽”,也是件仿古作品,是古代宮廷宴會盛放果品用具,三足,四個弧形面,古樸大氣。天翠窯在這件龍缽的裝飾細節上有更生動的詮釋,缽內四面紋飾精美生動,對稱兩面各為龍紋和花紋,釉面清澈如玉,成為充滿現代視覺審美的高檔果盤用具。
“盤口梅瓶”是改進之作。梅瓶是瓷器的常見瓶式,小口、短頸、豐肩、劍腹,形體修長,其口有直口、唇口等為日用瓷的酒瓶轉變為陳設瓷的插花之用。在這個傳統瓶型的基礎上經過改進,其口沿外折呈盤形,頸略長,瓶身依舊欣長,豐肩但不斂腹,如成熟美婦,婉約怡人,瓶身刻劃花裝飾,穩重玉立,用梅子青釉或粉青釉罩面都相得益彰。
哥弟結合生產的“哥窯龍紋天球瓶”,一改天球瓶原樣小口、豐肩無耳系、直頸、假圈足,砂底微凹,腹碩大如圓球的形狀,為大口、粗頸,肩部左右裝飾雙耳雙環,露出朱砂胎體,上面雕刻一圈圖案清晰的水浪紋,使之靜中有動,從而成為一種新造型,粗礦有力,敦龐厚重。
長頸瓶是北宋和南宋常見器型,有無蓋和有蓋之分,瓶體有圓和橢圓之別。北宋之作多在瓶頸之處裝飾一圈水浪紋和兩只系耳,有蓋的,則在蓋上裝飾梅花盤紋和水滴摘手,無蓋瓶多為侈口,瓶身有的有蓮瓣紋,或光潔無紋。當代許多作品在此基礎上有新的器型及裝飾變化,瓶身下半主體部位做成橢圓狀,略矮了頸部,將口沿做成喇叭狀,長頸上刻細長蓮瓣紋,瓶身刻盛開蓮花,挺拔秀麗,具有現代美感。王澤如的“雙系盤口瓶”,在造型上簡化了古代長頸瓶,溜肩下滑成橢圓瓶身,簡潔、明快、線條柔美,沒有其他裝飾,只在肩部左右裝飾光滑細圓雙耳,與精致盤口呼應,梅子青釉裝飾,明快透亮,充滿翠玉的光澤,體現釉色之美和器型的簡潔之美。在它們身上,既能看到現代元素的造型和裝飾手法,又能體味處傳統文化的影響。
珍珠瓶是傳統器型,在瓶身上刻花或浮雕金魚、鱖魚和百合圖案,或進行點彩和釉上粉彩工藝,趣味極濃,陳設、把玩皆宜。加以點綴,就有了現代感和立體感。有了全新陳設價值,小巧雅致,如同一粒滾圓的珍珠,閃耀著粉青釉色。
在傳統器型的改進中,通過釉裝飾的釉色美感,變化為新器型的,如“美女將軍罐”,是將敦龐厚重的將軍罐變形瘦身為苗條身材,在透厚的梅子青釉的籠罩下顯示了別一種窈窕體態,以其造型和美麗的釉色裝飾而成為獨特陳設性的高檔商品。
吳維清“大葉蓮式蓋罐”,在傳統的南宋蓋瓶的基礎上,裝飾大片蓮葉紋,瓶蓋以荷葉為形,同樣飾以蓮葉,瓶體上寬下窄,呈錐形,平足底,蓮葉刻花裝飾簡潔明朗,每片蓮葉中間線條因稍有凸起而“出筋”,古典意味甚濃。
與大葉蓮式蓋瓶的古典趣味相比,陳少青“蝶戀花”凈水瓶則充滿了現代美感。凈水瓶的式樣多種多樣,因為裝飾“蝶戀花”紋飾的需要,而使變為修長,小撇口,長瓶身,用釉下彩繪裝飾,長葉長莖,與瓶體恰和,在罩以粉青釉,干凈、純潔、美觀。同樣她的“種瓜得瓜”蓋瓶,也多有簡潔意味,瓶呈葫蘆樣,摘手為一莖瓜蒂,瓶蓋和瓶身上會有綠葉,生機盎然,充滿田園趣味。

楊建琴·春意盎然水缽
楊建琴的幾件作品,粉青裝飾,在普通的水洗、水盂作品上用刻花手段裝飾不同的紋飾圖案,而使器物呈現不同的視覺美感。龍泉青瓷的紋飾特別是花紋裝飾多為局部裝飾,而楊建琴的這幾件作品中的裝飾手法是滿器滿飾,與常人迥別,水缽“春意盎然”、合歡扁肚瓶“繁花似錦”,均飾以矢車菊瓣花紋圖案,滿堂滿彩,活色生香;“彩陶紋青釉洗”,在洗沿上裝飾彩陶紋樣,別有一番美感。人們面對的不是器型本身,而是裝飾紋樣的奪目,顯現裝飾的不同凡響。

李茂林·金玉滿堂大罐
李茂林的“金玉滿堂大罐”,其裝飾手法與夏侯文的“翠鳥蓮紋將軍罐”有異曲同工之妙,罐體飽滿,用淺浮雕技法裝飾滿身荷葉蓮花,它的與眾不同在于:罐體圓碩,摘手為一朵濯清蓮而挺拔的含苞欲放的蓮花,而顯得與眾不同。
所有這些哥窯和弟窯的作品和產品,將古老的“哥窯”和“弟窯”兩種不同視覺的藝術效果,進行具有現代審美意識的裝飾,使其即不失古代名瓷的風采,更具藝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