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自小接觸白瓷較多,所以早先對青瓷不夠了解,也談不上十分喜歡。我初次接觸龍泉青瓷是在1981年,由于我所學專業是陶瓷設計,因此當時我來龍泉青瓷研究所做畢業設計。徐朝興老師當時是龍泉青瓷研究所的所長,在徐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完成了一批日用瓷的設計和制作,比如花瓶、文具、咖啡杯之類的。然而我們當時對青瓷特性缺乏了解,沒有掌握好釉色、造型方面的工藝規律,還出現了變形、裝飾干擾釉色和成品率低等諸多問題。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朝興
所以說,“技術”和“藝術”從來就是緊密交織的。技術是藝術的表現的手段,藝術是技術發揮的目的;藝術性關乎相應的技術發揮,技術性表現為相應的藝術面貌。陶瓷藝術與陶瓷工藝是渾然一體的,兩者水乳交融,無法區分或割裂。
追求創新的現代陶藝創作,也要遵循工藝規律,想當年,我們也是一群斗志昂揚的年輕人,有強烈的創新意愿,然而因為沒有充分地遵循工藝規律,以致不能獲得如愿的藝術效果。
就瓷器生產而言,以數字化技術為支持的高度自動化的機器生產,與采用傳統技藝的手工制作,生產過程和產出結果都是不一樣的,兩者的價值,尤其人文價值不可同日而語。機器生產憑借著數字化技術,在標準化和批量化生產方面有著巨大的優勢。但這些優勢以及它所生產的效益主要是物質性的,不像手工制作,它具有豐富而深刻的人文意義,產品也具有巨大的文化附加值。
譬如,在手工制作過程中,人和材料可以充分交流,材料的特性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并深刻地體貼著人的精神訴求,呈現出樣態的豐富性和在表情達意方面的獨特魅力。與模具制造的標準化瓷器產品相比,手工瓷作帶有手藝人思想情感的印記,會展現出勞作者如同藝術家一樣的藝術創作性質及其人格個性。在這樣的勞作中,手藝人要和材料、工藝、構思及表現等藝術問題直接打交道,他需要身體力行地通過觸摸、感受、思考和操作去應對制作過程中的各種現實挑戰,解決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因此勞作經歷會不斷增強人的能力,使人得到全面的發展和提高。
二
隨著對中國陶瓷歷史和中國青瓷文化的了解,以及陶瓷鑒賞經驗的豐富,我逐漸認識到龍泉青瓷之美,以及它獨特的人文藝術價值。在我看來,青瓷的價值體現在三方面:其一,在于它的歷史地位。它是我國成熟最早的瓷器品類,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中一直享有崇高的地位;其二,是它的精神品格。青瓷充分體現了崇玉的中華文化精神,體現了中國人對“玉”的品格追求;其三,是它的工藝品質,青瓷有著玉一般的質感,在釉色、造型和裝飾方面都有著特別的講究,有很高的工藝技術含量。
現在龍泉青瓷一方面作為日用瓷大批量生產,一方面許多藝術大師也在自己搞創作。我認為,這兩者的界限不是絕對的,很多藝術瓷如玉壺春瓶、梅瓶、香爐等在古代也是日用瓷,即使作為家居之中的擺設,其目的也是為了裝點生活;而工藝精湛、形質精美額茶具、餐具或筆洗,我們又何嘗不是將它們視為優雅的藝術品?
我主張藝術要與生活相交融,藝術作品要貼近人民生活。但這種交融和貼近,不等于一味地往低端產品上定位,因為生活是豐富的,生活訴求是要有等級品味區別的,人民的物質和精神需要是在不斷提高的,我們既要考慮普及也要考慮提高。對于龍泉青瓷而言,它的魅力包括它的精神品格和工藝品質,而這些都取決于它高度講究。精益求精的精湛手工藝制作水平。因此,其產品的整體市場定位應該是中高端,而不是低端。隨著中國發展進入新常態和人民水平的整體提高,中高端產品需求量將會逐年增大,龍泉青瓷發展規劃的制定應著眼于這樣的前景。龍泉青瓷如玉般精致的珍貴性和優質龍泉瓷土的有限性,都要求它追求更大的經濟效益和人文效益,而不能以量產規模和薄利多銷之策,在低端市場比拼。
從戰略層面考慮,我認為當代龍泉青瓷發展應立足于手工生產方式,努力延續和保持千百年來賡續不斷的手工制瓷傳統和寶貴的技藝。
三
工匠精神是中華手工藝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手工藝文化體系中的核心價值。工匠精神首先包含信仰因素,包含著中國人在天人合一、世界生命一體化這樣一種宇宙觀的統領下,以“天工”把握世界萬物的一種基本認識,包含著基于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深刻認識的,對“工藝”神圣性的執著堅守和信念上的堅定不移。
工匠精神也是一種情懷,是工匠處事、面對世界、面對工藝的一種自信,是天、地、人三才中,人傲立世間的一種蓬勃的人性情懷。中國工匠因此強調以己度物、緣心感物,強調用沉靜之心去感知和體貼世界,強調技術上的得心應手。工匠精神還是一種態度。包括嚴謹認真、刻苦勤奮、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執著堅毅、敬業進取等等,都是這種態度的重要內涵。工匠精神同時也是一種操守,涉及志行、品德等精神內涵。中國工匠從來注重職業道德,強調遵循道德原則的端正品德和行為,如不做假、不欺世、不懈怠、不茍且,強調安分守己、以誠相待、盡善盡美……這些操守非常可貴。總之,中國傳統工藝領域的工匠精神很豐富,還有更多的內涵。
今天,龍泉青瓷窯業繁榮興旺,青瓷藝術蓬勃發展。這樣的局面,是龍泉青瓷行業同仁齊心協力、共同努力的結果,也和一大批優秀的青瓷藝術家尤其是和徐朝興、夏侯文、毛正聰等德高望重的青瓷藝術大師的努力分不開。在這些當之無愧的老一輩的青瓷藝術大師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閃光的寶貴的東西。他們憑借對傳統技藝的精湛把握和對青瓷藝術特質的深切領悟,賦予自己的作品以純正的青瓷精神品格和形式意味,為當代青瓷藝術確立了無愧于這個時代的創作高度。

徐朝興老師,這位杰出的青瓷藝術家,就很有代表性。從藝六十年來,他勤勉敬業,一路建功立業,德藝雙馨,取得了輝煌的業績和驕人的榮譽,贏得了輝煌的業績和驕人的榮譽,贏得業界同仁的普遍尊重。徐朝興老師有出眾的功底修養,造詣精湛,很早就在行業中脫穎而出。他對龍泉青瓷技藝掌握全面,每招每式都合乎傳統法度,工藝語言精純嫻熟。他熱愛和尊重傳統,卻又在工藝巨額藝術方面不斷探索和創新,大力推動龍泉青瓷的當代發展。他的作品手風利落、形制洗練、釉色純正、格調高雅,方寸之間透著一種從容不迫的浩然之氣,代表了龍泉青瓷的高端水平。幾十年來,徐老師培養了一批工藝精湛的優秀弟子,在龍泉青瓷燒造技藝的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和巨大的貢獻。他還擔任了一些重要的社會職務,比如全國人大代表、青瓷研究會會長等,他也因此能夠在更加寬廣的領域發揮自己的價值和社會影響力。
對于這次展覽,我十分期待,我希望能夠看到徐老師的新作,感受他永葆藝術青春的創作狀態。我也期待看到青年瓷藝家的作品,希望他的弟子們能夠青出于藍勝于藍。這次展覽,也會對青瓷文化傳播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幫助人們更多更深地了解青瓷藝術,感受龍泉青瓷的藝術特性極其不可替代的審美價值,提高社會公眾對青瓷和龍泉青瓷藝術的認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