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種類繁雜多樣,表現藝術、形象藝術、視覺藝術、造型藝術、繪畫藝術等。僅繪畫藝術就門類繁多,如國畫·油畫· 年畫· 雕塑 ·版畫等等。對于一個藝術家來說,由于所處環境和個性愛好等因素,對藝術的偏愛各不相同,因而出現了各類不同畫種,畫派的優秀畫家,在各類畫家中又出現了終生研究或只畫一種物體的畫家,常見的有中國畫,油畫,雕塑等。也有多方獵取多面開花的畫家,國畫,油畫,雕塑等都能搞,而且都搞得相當精彩。
本來國畫就分人物,山水,花鳥三大類,而在某一類中又出現了許多更精細的現象。比如花鳥畫中出現了畫鷹大家,畫雞大家,畫馬大家,畫驢大家等等。在這些畫家中,有的一生只畫梅花,或只畫牡丹,不畫其他。有的是涉足很廣,突其一點。就像齊白石,徐悲鴻,黃胄等。
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又出現了許多跨界,跨行的藝術家。有的是國畫家,也是油畫家,雕塑家。有的是人物畫家,也能畫山水花鳥。
還有的是電影明星或音樂家,也能拿起筆來舞弄幾下,大多是興趣所致,如果以此宣揚自己的多才,并想多撈幾個錢 ,那就白費心機了,總之在藝術界,專一者有,多才多藝者有,哪一種好哪一種差,無可厚非,只能因人而異,發揮各自的優勢和興趣。

鍛銅壁畫 “音舞之韻”
我是一個自學者,興趣廣泛,對油畫、國畫、雕塑都嘗試過,由于我畫速寫起家,對人物造型,素描基礎較好,定型為人物畫家。早年為了發揮國畫中的勾線,油畫中的色彩,速寫中練出的造型來集中研究壁畫,又以陶瓷壁畫為主,十幾年來,創作了數十副大型陶瓷壁畫,在社會上產生了影響,為自己取得了許多榮譽,但我從沒有止步,排斥其他的藝術形式,這要根據社會上的需求,環境的特點,材料的性質來采取或改變所表現的手法,進行新的探索。
1996年,淄博劇院改建裝修,劇院那幾年經濟不爭氣,收入不高。劇院大廳迎面的大理石墻面上需要設計一副大壁畫,他們找到我,把想法和困境說了。我認為,按環境和貼好大理石的墻面,搞鍛銅壁畫最合適,但鍛銅畫需要十幾萬元,他們承受不了,我思考多時,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搞仿鍛銅壁畫,用泡沫板雕刻,再涂上近似銅的顏色,然后用膠粘貼在大理石墻面上,即協調又便宜,費用還不到一萬元,他們聽后非常的高興。因我們是一個文化系統,有很大的成分是貢獻。
由于材料的性質決定,制作手法徹底改變,板是有泡沫顆粒組成,刀割會不齊,就用電熱絲裁割,三公分厚的泡沫板只能直面切割,其層面就用陽刻法,把需要物像在其周圍斜著用利刀挖下,突出留下物像。一般情況下,只能是直面,塊面重疊,特殊的情況可磨出圓弧面,這樣就要求設計的內容不能過于復雜,而且不能具像,要變形或抽象。
根據劇院環境的特點,我創作的這幅“音舞之韻”,畫面中用兩塊大的泡沫板雕刻出兩個不同形象的半邊戲劇人物,再錯落的拼湊起來,周圍用三個飛舞的古裝人物組成圓的旋律,其人物,衣物都不是整體的,用多快泡沫雕刻而粘貼在一起,左右下方的兩組“彈奏”和“歌唱”同樣用的是拼湊發,甚至脖子都省去了,只有一個單獨頭和胸干分割排列,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間,其余的物象都以抽象手法表現。飛舞仕女的飄帶用幾個圓,體現形式的多樣,是典型的抽象概念。此畫是我和于加彬親手制作的。于加彬是位聰明過人,點子很多,善于動腦和探索的藝術家,制作中有許多難題是他幫著解決的。
夸張,變形,抽象,不要千篇一律的不分內容硬去追求,有時確實因環境和材料的特殊你必須采取更適合的表現手法,否則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幅范仲淹的壁畫
十幾年前,我受同事之邀,為濱州市鄒平雪花山設計以范仲淹為內容的三幅壁畫。首先說,范仲淹是宋朝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和教育家,他曾在鄒平做過官,當地為了開展旅游,就搞了此項目。其中在一個建筑的外墻上有三個大空檔,需要搞上關于范仲淹內容的三幅壁畫。這是外墻,想用一種彩石,也就是地殼變動形成的多層薄石板,受泥沙常年的浸蝕,表面有多種顏色,要根據設計稿來找相關顏色的石頭拼湊并加以雕刻,這一特殊的形式決定了不能搞具象的,但也不能搞抽象的 。因范仲淹及他的政績需要形象的表現出來,就要夸張變形處理 。
范仲淹是宋代非常著名和有影響的重要人物 。歷慶三年,宋仁宗指使以范仲淹為主的數人,根據當時國情政務 ,聯手上奏,對當時的政治,科舉,軍事,農業等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宋仁宗采納并在全國推行,號稱歷慶新政。范仲淹不僅提出這些改革,他還在地方為官時,在農業治水教育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我把他的主要政績用三幅畫概括表現。

比如,發展經濟,重視農業,其中包括經商,狩獵,耕作等設計在一副畫上;把教育,軍事,包括讀書,訓練,習武等安排在一副畫面上;對科舉改革,送用人才,親民愛民安排在一副畫面上。
每一副畫中都有一個占面積較大變形的范仲淹特寫,或上奏,或寫奏書,頒發政令,充分反映范仲淹是一個有能力,有才華,而且非常務實的好官員。
我基本采用變形處理,有些物象是用抽象手法,似懂非懂,留有想象空間。在制作上有孫兆寶和孫瑞峰按稿子選石并加顏色,以達到更理想的效果。
形成使用材料表現手法的多樣性,也是對一個藝術家的挑戰,我是一個善于動腦的探索者,我不甘心停留在一種模式上,在藝術上要有一種“喜新厭舊”和“見異思遷”的精神,其目的是多接收新的東西,包括技法創意。所謂“見異思遷”,是要靈活多變,不要頑固的堅守一種模式,要尊重實際喜歡的來決定表現形式和方法。
鍛銅壁畫
1993年,我們當地建了一個高級大酒店,是稅務機關投資的,高大寬敞的大廳兩側墻面有十幾米高,全貼著光滑的大理石,可墻上還各留出2米高6米寬的空墻面,說是要貼瓷磚壁畫。此時局里的領導請我去,爭取我的意見,我很直爽,坦白的說了我的看法,我說這里用瓷板其形式和內容都不合適,干脆用大理石把墻面貼滿,再鑲嵌鍛銅壁畫。之前,我見過鍛銅壁畫,卻從沒搞過,從效果上我認為最合適,雖沒做過鍛銅,但我能設計出來找人制作,這時他們才亮出謎底,原來他們對上海的一位藝術家設計的稿子不滿意才來找的我。
我看了那張設計稿,其內容和水平確實不行,領導就把任務交給了我。我僅用了幾天的時間畫出了兩幅草圖,并把設計的理念講給他們。既然是咱們區的重要建筑,就以當地的內容為表現對象。一副是表現蒲松齡的,一副為服裝城。那時我區的服裝城在全省全國都很有名氣 ,每天都有北方地區的上千人來批發服裝,遠近聞名。

《鍛銅壁畫蒲松齡》

《服裝城》
兩幅畫稿領導很滿意,然后由山東畫院的幾位畫家加工制作成鍛銅畫。當把鍛銅畫鑲到墻面上后 ,確實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其內容和形式表現效果都很協調滿意,當然這種滿意的結局和畫院的畫家的精心制作和高超技藝是分不開的。

“天女散花”玉石浮雕畫
我還為這家大酒店設計了一副“天女散花”玉石浮雕畫 ,這也是一副新材料新形勢的壁畫。
這幅壁畫在設計上對我壓力不大,我了解玉石雕刻的特點,玉石細微,需精雕細刻,不管設計多么復雜,它不像鍛銅壁畫強調大塊面,而玉石雕刻可在不大的面積上雕刻出形象逼真,五官表情豐富的面貌,所以我在設計上很放松,把幾個天女多姿飛舞的身形,夸張的動態,舒展有力的飄帶,飛舞的花朵及變化夸張的手臂,用疏密穿插交錯畫成飛舞向前,沖力很強又自由自在的幾個仙女,將花和福貴灑向人間。雕刻廠的藝術家們用他們熟練的手法加之玉石多色的資源,制作出了一副比我的設計稿更加精彩更加完美的浮雕壁畫。

玻璃板雕刻的“同泛浪花”
還有一副特殊的畫再做介紹,這是一幅用玻璃板雕刻的名為“同泛浪花”的作品。這幅畫有兩大特點,第一內容是反應殘疾人的體育運動。我認為殘疾人雖然不像正常的運動員肢體健全,但他們的理想和勇氣不會比正常人差,他們自強不息,拼搏奮斗,勇于向命運挑戰,比正常人更加吃苦努力,刻服更多更大的困難,在運動場上同樣像健全運動員一樣,拼搏努力,爭金奪銀,取得一個個的光榮成就,為國爭光,為五星紅旗歌唱。我所創作的“同泛浪花”,所表現的意義就是他們和健全人一樣,同樣能激起生命的浪花。
第二是雕刻制作的難度,該畫是一個叫孔祥鵬的學生根據設計稿用機器雕刻的,由于他本身有較好的繪畫功底,對素描關系理解的很深,所以雕刻得這件作品很成功。后來,這幅畫由梁勇先生代表我們,捐贈給了遠南殘疾人運動會,組委會的領導高度評價該畫,并向我們頒發證書。
藝術探索永無止境,只要有信心,有能力,就會做出很多不同形式的好作品。我還創作了許多馬賽克壁畫和瓷板雕刻壁畫就不再介紹了,靜聽同行們和大師們的意見和指教。

閻先公,1943年生于淄博,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刻瓷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壁畫家學會會員、山東省陶瓷藝術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淄博市壁畫藝術研究所所長。國家一級美術師,山東畫院高級畫師,著名壁畫家,全國刻瓷大賽評委。中國美協會員,山東壁畫藝術研究院常務理事、研究員,山東省陶瓷藝術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山東畫院高級畫師、研究員,原淄川文化館館長、淄川美協主席。
閻先公長年從事壁畫、刻瓷、國畫研究,先后為蒲松齡紀念館、淄博市體育館、山東省體育館、淄博市人民大會堂、中國武術院等單位創作幾十副大型壁畫。著有《閻先公壁畫選集》、《淄川區美術作品展》、《閻先公美術作品陶瓷卷》、《論陶瓷壁畫與瓷板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