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干,1941年生,江西省贛州市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副會長,山東省陶瓷工業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會長。

尹干設計的茶具造型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淄博的陶瓷行業還是陶器的生產量比較大。博山陶瓷廠(從員工的數量來說,應該是世界上最大的陶瓷工廠),生產部分瓷器,但還生產大量的套五盆和五寸碗,淄博瓷廠生產以杯碟為主的外銷瓷器,外界對淄博陶瓷產品的印象是“粗老笨重”。

尹干設計的茶具造型
為了改變這個現狀,1964年初夏,山東省輕工廳組織了一次日用陶瓷設計會戰。省輕工業廳研究所的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系的陳奇同志帶隊來淄博,組建了設計會戰的班子,地點設在尹干曾經彩繪實習的淄博瓷廠試驗車間。

尹干設計的《玉柱》茶具造型,在博山陶瓷廠批量生產
參加會戰的人員有:省輕工業廳的陳奇、曹根娣、大李,濟南新中花紙廠的畢業于四川美院的楊建勛,濟南搪瓷廠等單位的設計人員,淄博瓷廠的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系的谷守綱、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陶瓷系的吳玉田及廠設計人員田良永,市硅酸鹽研究所的高潮和尹干。陳奇、谷守綱為設計會戰的負責人。

尹干設計的《玉柱》茶具造型,濟南新中畫紙廠設計的新畫面
這次省廳組織的日用陶瓷設計會戰,正值陶瓷系統各單位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四清運動)期間,得到各級領導和相關廠、車間的大力支持,參戰人員也干勁十足,設計工作開展得比較順利。尹干、高潮除了在單位參加必要的會議和學習,幾乎每天都按時到會戰組上班。

尹干設計的杯碟畫面
設計會戰的主要內容與方向就是進行出口瓷的造型與畫面設計。參加會戰的成員基本上都是從各院校畢業不久的學生,雖學了藝術設計等有關的知識,但實踐經驗不足,特別對于出口瓷設計,對國外陶瓷市場情況,如瞎子摸象,摸索實踐。

尹干設計的杯碟畫面
省廳的陳奇同志及有關人員,會戰前做了些準備工作,從省圖書館及相關單位借了大量的英國、日本、捷克等國家出版的有關陶瓷、玻璃生產與設計的雜志。通過翻閱這些雜志了解國外的建筑、室內裝飾、家俱、陶瓷、玻璃用品等有關情況,雖是通過畫冊進行間接的了解,也算是有了初步的印象和設計方向。

尹干設計的杯碟畫面
參加會戰的都是大學畢業不久的年輕人,膽子也大,大家都一邊翻閱有關資料,一邊根據在學校里學的知識,摸索著繪制設計圖。經過一個階段的努力,設計思路大開,將主觀上認為還行的造型設計分別推到淄博瓷廠和博山陶瓷廠進行模具加工和成型制作,畫面設計推到濟南新中花紙廠打樣制作。

尹干設計的杯碟畫面
尹干主要是承擔造型設計任務,他有三套茶具造型推到博山陶瓷廠進行模具與成型制作。

尹干設計的杯碟畫面
在1964年秋交會前夕,經過設計人員和廠里的努力,會戰組拿出了一批樣品,參加了廣州秋季出口商品交易會。兩個廠的新產品在會上亮相,與會外商和廠家都很驚訝,沒想到山東拿出來那么多新的造型和裝飾。可說一炮打響,淄博瓷廠和博山陶瓷廠都拿到了訂單。淄博的出口瓷也從以小杯碟生產為主,走上了也有茶具、餐具生產的新臺階。

尹干設計的杯碟畫面
尹干設計的“玉柱”茶具造型受到外商青睞,得到大量訂貨,在博山陶瓷廠批量生產。濟南新中花紙廠和有關設計人員,不斷推出新的畫面,使“玉柱”茶餐具的生產長盛不衰,生產長達十年之久。

尹干設計的杯碟畫面
這次省廳主導的設計會戰,使各廠的領導對產品設計有了一定的認識,將產品設計提到生產議事日程上來,各廠開始重視美術設計人員的培養和組建設計隊伍。這次設計會戰的成功,除了各級領導的重視與支持,與陳奇同志的組織領導和堅持及參加設計會戰的全體人員努力是分不開的。

尹干設計的杯碟畫面

尹干,1962年畢業于景德鎮陶瓷學院,為該院首屆陶瓷藝術專業本科畢業生,同年分到淄博工作。先后任山東硅院產品設計室主任,華光陶瓷產品開發中心主任,山東省陶瓷公司技術處副處長,淄博市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山東理工大學美術學院創始人,曲阜孔子文化學院陶瓷藝術學院名譽院長。
尹干在日用陶瓷造型裝飾、陶藝、陶瓷雕塑、花釉繪制、刻瓷、青花等方面貴有自己的藝術特點和風格,在陶瓷藝術設計理論方面也做了系統的研究。近些年又在絲綢和琉璃藝術創作設計方面做了點工作。先后編輯出版了《尹干鋼筆寫生作品集》、《尹干陶瓷藝術作品集》、《尹干藝術作品集》、《尹干刻瓷藝術作品集》、《瓷海拾貝-尹干藝術作品捐贈集》等十種畫集。2013年在山東理工大學建立了《尹干陶瓷藝術館》。2015為淄博(中國)陶瓷館捐贈了181件(套)陶瓷與繪畫藝術作品,建立了《尹干藝術作品捐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