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干,1941年生,江西省贛州市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副會長,山東省陶瓷工業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會長。

尹干設計的北京飯店會客廳用瓷
滑石瓷的研究,在淄博市硅酸鹽研究所、淄博瓷廠和博山陶瓷廠同時展開,有了各自的特點,形成了市硅研所以生產淺奶黃色的象牙黃瓷為主,淄博瓷廠以生產青色的魯玉瓷為主,博山陶瓷廠以生產白色的乳白瓷為主的局面。
1977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系在淄博舉辦了一期陶瓷美術設計培訓班,來學習的是山東各地區各陶瓷廠從事美術設計的人員。學習快結束時,經陳若菊、張守智、楊永善等老師的推薦,山東省陶瓷公司接受了一項任務,就是為北京飯店準備建立的日本餐廳與會客廳設計餐廳和客廳用瓷。選中的材質為淄博瓷廠的魯青瓷和市硅研所的象牙黃瓷和高溫窯變花釉。
市硅研所承接了客廳用瓷和餐廳部分用瓷的任務。具體的設計任務落到尹干和他的校友黃元英身上。他們和淄博瓷廠的幾位設計人員多次到北京飯店聽取有關人員對日本餐具和日本菜等的講解和介紹,并親自品嘗、了解了日本菜及其上菜程序。他們在原來設計初稿的基礎上,反復修改,多次送到北京征求有關方面的意見。最后選定了尹干設計的一套客廳用瓷造型和黃元英設計的一套客廳用瓷畫面。
這套客廳用瓷的造型包括:壺、壺托、杯、杯碟、糖缸、奶缸、平式水果盤、口紙杯、煙灰缸,采用的材質為象牙黃瓷。這套客廳用瓷的裝飾為絲網顏料印刷的纏枝牡丹紋。

尹干設計的北京飯店蘭鈞釉日式酒具
茶壺是整套用瓷的主體,茶壺半成品出來后,電爐試燒,結果茶壺的肩部不規則塌陷,公司和所里的領導要求尹干抓緊時間修改圖紙。尹干不同意修改,他認為這把壺的造型不會變形,即使要改,也得向北京有關方面匯報后再改,因圖紙是北京有關方面定的。他說他先了解燒制情況后再說。尹干找到燒電爐的同志了解情況后,認為不應在電爐內擺兩排壺,離硅碳棒太近,造成了靠近硅碳棒的壺肩塌陷。原因找到后,尹干當天親自用電爐燒制茶壺,他只在電爐中擺了一排三把壺,第二天出爐,三把壺都完好,沒有變形。他接著將茶壺用金水介了字母線進爐烤花,出爐后,效果頗佳。正好蘇毅然省長來單位視察,省陶瓷公司和硅研所的領導將燒制好的茶壺給省長看,并談了承接北京飯店用瓷的任務一事,蘇省長對這把壺的造型很滿意。這樣,茶壺的造型就確定下來了。

尹干設計的北京飯店玳瑁釉日式酒具
這套餐廳用瓷的另兩個造型,壺托、平式水果盤的造型變形問題,在同科研人員、模型師傅反復協商,確定了盤邊為直斜邊,采用托燒的方法。為后來硅院餐具造型設計打下了基礎。湯盤的設計實際是壺托盤的延伸,平盤的設計是平式水果盤的延伸。

尹干設計的北京飯店玳瑁釉高腳水果盤
另外,尹干根據北京飯店的要求,又為日本餐廳設計了一套日式酒具和高腳水果盤,施以硅研所總工劉凱民研制的高溫窯變花釉。日式酒具分別施以蘭鈞釉和玳瑁釉,高腳水果盤施以玳瑁釉。

尹干設計這套客廳用瓷中的茶具稱之為《友誼》茶具,成為山東硅元主打產品,長盛不衰。(裝飾設計:黃元英)
尹干,1962年畢業于景德鎮陶瓷學院,為該院首屆陶瓷藝術專業本科畢業生,同年分到淄博工作。先后任山東硅院產品設計室主任,華光陶瓷產品開發中心主任,山東省陶瓷公司技術處副處長,淄博市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山東理工大學美術學院創始人,曲阜孔子文化學院陶瓷藝術學院名譽院長。
尹干在日用陶瓷造型裝飾、陶藝、陶瓷雕塑、花釉繪制、刻瓷、青花等方面貴有自己的藝術特點和風格,在陶瓷藝術設計理論方面也做了系統的研究。近些年又在絲綢和琉璃藝術創作設計方面做了點工作。先后編輯出版了《尹干鋼筆寫生作品集》、《尹干陶瓷藝術作品集》、《尹干藝術作品集》、《尹干刻瓷藝術作品集》、《瓷海拾貝-尹干藝術作品捐贈集》等十種畫集。2013年在山東理工大學建立了《尹干陶瓷藝術館》。2015為淄博(中國)陶瓷館捐贈了181件(套)陶瓷與繪畫藝術作品,建立了《尹干藝術作品捐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