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輕撫著柳絲
夢里涌動著往事
“海眼”里蹦出一群精靈
有記憶以來就叫“鯉魚”
是誰把你刻在瓦缶里
既是人面又是魚
經歷六千年滄桑磨礪
尋親齊魯祖籍
憑任鄉情的記憶
在陶人與土之間萌發生機
在百姓人家尋覓
爬攀山澗溝壑
搜找著魚兒的蹤跡
太陽依依 月亮依依
夏日濃濃綠蔭遮蔽
同尋畫魚人的名字
在《聊齋志異》里
《清明上河圖》的旺鋪里
“王漁洋”“趙之信”的齋軒里
在莊農為先的《雜字》里
在孝婦河的波濤里
畫魚人的名字在哪里
造物主和魚兒情絲萬縷
白晝甘耐酷暑
夜幕下忍受著風雨
善良人講的是吉利
淳樸人求的是福余
朔也依依 望也依依
秋收的季節是成熟的季節
收獲著成就萌動著情思
孝婦河源頭的畫魚人
親歷過兒時的嬉戲
這片沃土早有江河湖海
用樸素的青藍
寫吉祥的紅綠
時而行云流水時酣暢淋漓
在泥水火里萌發靈感遐思
在先人留下的華章里
在陳流的《陶雅》里
畫魚人的初衷
有悖于“有令則燒,否則止”
盈也依依 縮也依依
冬季那冰清玉潔的花朵
是因為經歷過冷遇
甘于寂寞只是為來年的壯麗
你給百姓富足如意
陶人不厭畫之藏之
帶著鄉野氣息
與富人享受著最后的游戲
曾為民生之氣
堂皇走進廣廈雅室
你不想再做藏家寵兒“裸替”
要佐證地域文化的勝績
傳承齊魯藝術母體
相期后來人扶梨
歲歲依依 天地依依